English

山大威海分校稳步推进马列教学改革

2009-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果红 我有话说

3000 多件学生登台演讲的 PPT 课件,5000多份实践调研报告,10000余人次的社会考察――这是山大威海分校马列部教学改革6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果。该校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坚持不断开拓新的实践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既完成了理论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

质。

综合训练,活跃第一课堂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为此,山东大学一直以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具有“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山大威海分校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目标。2005年以来,马列部开始尝试学生登台演讲实践。学生每3人组成自由团队,结合课程内容,自主选题,自行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宣讲,一人登台,全班点评,团队表现记入《教学周志》,纳入平时成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0分钟的课堂课件演示与宣讲,需要学生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电脑制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即兴应变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开展实践,力行养成教育

社会实践经历是该校“三种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校仅院级社会实践基地就有29个,每年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达万余人次,社会实践报告回馈率在70%左右,许多团队、师生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从2007年开始,马列部把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考核范畴,对实践项目进行科学化、项目化管理,实行立项审批、经费分配、学分管理、任课教师全程指导,要求每个大学生在两学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过程中,至少参加一次一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果以2个学分记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社区服务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社会实践经历也成为该校学生参加学校科研创新立项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项目的重要创新源头。

深入社会,共建教育基地

“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高校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山大威海分校已经与北洋水师旅游有限公司、威海市监狱、华夏集团、刘公岛博物馆、威高集团、银洁集团、金猴集团等企业和单位建立了“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先后组织了6000余名学生到这些教育基地调研,从微观的角度了解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对合作单位的考察过程中,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专业化,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社会发展的同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考察单位的发展做出评价。此举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服务地方,在奉献中体现自我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