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东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2009-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赵秋丽 我有话说

本报讯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已由省域工作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山东省委省政府正采取切实措施,抓紧落实《规划》,通过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和培育新的增长极,实现山东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大河三角洲之一,这一区域是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以及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市、19个县(市、区),总人口约985万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具备了进行高层次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

――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

――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石油装备制造业产值、黄金加工量、纺织和造纸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国的11%、40%、32%、17%和5%。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

高效与生态,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开发建设牢牢把握的两大主题。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他们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加快“三网”绿化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设天地一体的现代立体监测体系。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化工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成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建设以新型油田化学品、盐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内一流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北方中小型船舶造修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及其“生态谷”建设,建设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支持重大创新能力项目建设,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培育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推进区域统一高效开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该区纳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政策试点范围。探索制定流转土地使用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办法。改革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探索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模式,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鼓励对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后用于省域内占补平衡,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有实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及山东半岛高端产业区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企业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