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戏剧成为文化消费常态

2009-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陶子 我有话说

2009年,北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剧场――尤其是小剧场。这其中,比较高端的有国家话剧院的小剧场,相对集中的剧场群有宣武区的繁星戏剧村,而坐落于方家胡同46号聚敞艺术中心内的红方和黑方两个小剧场以具有当代艺术气质著称。除此之外,北京电视台新大楼附设的剧场,也高调以“北京电视台喜剧节”的姿态亮相,而朝

阳区文化馆在馆内“9剧场”剧场群之外,又在798开发了新剧场。民间演出团体也不示弱,近几年来非常走俏的戏逍堂在西直门外枫蓝购物中心三楼正在筹建枫蓝小剧场,再加上戏剧先锋人物孟京辉领衔的蜂巢剧场,北京的新剧场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新剧场不断出现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戏剧正成为文化消费常态,从小众走近大众

不同类型的剧场,改变了城市的文化地图,也形成了戏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景观。剧场的涌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剧场如此密集的背后,显示了近些年来戏剧艺术的发展,更展现了戏剧产业的拓展。它充分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大城市中,戏剧消费基本成了文化常态,演出团体的产能旺盛,需要建设更多的剧场承载自己的文化产品。正是这种旺盛的内在需要,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着小剧场的快速建设。

这一波剧场建设,折射出戏剧市场近十年内的晴雨表,从中,能看到两次高潮。第一次出现在1999年,孟京辉导演在当时青艺小剧场演出的《恋爱的犀牛》,以全新的舞台叙述,全新的戏剧推广手段,打造出了全新的戏剧观众群。在2000年前后,以北京人艺小剧场为核心,小剧场戏剧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同时,也随着《切・格瓦拉》等剧目产生的广泛影响,扩展了戏剧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但这种崭新的戏剧美学与崭新的戏剧推广模式,在2002年到2003年之间,却因为创作力的内在不足,陷入低谷。到了2005年,民间演出团体戏逍堂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演出了一部名为《到现在没想好》的话剧,懵懵懂懂地再次撞开了戏剧市场的大门。戏逍堂所开启的戏剧市场,无论在资本来源、观众群还是戏剧风格上,都颠覆了孟京辉的模式,但也弥补了原有模式的不足。

如今的小剧场演出能量是巨大的。2008年,仅在北京地区演出的小剧场场次就接近2000场。笔者统计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民间演出团体在2008年至2009年6月的演出剧目和场次:戏逍堂有11个剧目演出295场,雷子乐笑工厂有10部剧目演出350场,哲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10部剧目演出278场。与此同时,孟京辉作品的演出市场也水涨船高。自2008年担任蜂巢剧场艺术总监以来,蜂巢剧场基本上成了孟京辉的演出基地,《恋爱的犀牛》成为这里的“驻场剧目”,自2008年6月9日在这里首演以来,到目前演出场次已经超过140场;其2009年的新作《空中花园谋杀案》,到2009年12月24日也将在蜂巢剧场演出第100场。

戏逍堂等民间团体的出现改变了小剧场的运营模式,社会投资助动小剧场发展

戏逍堂的出现,改变了1999年以来形成小剧场生产的模式。在此之前的戏剧生产,其资金来源大多是对话剧演出抱有浓厚兴趣的观众(有的甚至就是创作者自身或其亲朋好友)。而在此之后,更多社会资本是因为小剧场演出的盈利而愿意在这里一试身手。戏逍堂作为一个中介,必须以盈利性的剧目吸引社会投资;而小剧场低廉的投资,也让入行的风险降到了最低。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一部电视剧几百万不算多,而投资一部小剧场话剧,30万就可以起步。此外,孟京辉是以其坚韧地在大学里讲座、宣传,吸引了那些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数是对戏剧有着浓厚兴趣的观众,也因而会经常在剧场内和孟京辉等等创作者有着尖锐的对谈和冲突。而2005年后,戏逍堂等团体出品的戏剧,真正被观众当成了等同于KTV的常态文化消费。他们更多是消费者,而不仅仅是爱好者。在戏逍堂这一类团体的作品演出完之后,最热闹的场面不是创作者和观众的交流,而是观众争先恐后成为会员――成为会员是为享受优惠,就如同成为某一商场、某一饭店的会员一样。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引导下,这两类戏剧的风格自然大不一样。如果说孟京辉的小剧场戏剧,至今仍然以其在90年代蕴积的对抗情绪,或多或少保持着一定的批判性,而2005年后的小剧场大多是以无厘头的搞笑为主要方式;稍微安静一点的,也就是多了点淡淡的情感哀伤。

2005年之后,这不同时期形成的两种模式同样在戏剧市场中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国有院团,比如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也有小剧场的作品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在表演、导演和剧本选择上都偏向于比较严肃的题材,追求深意和内涵,但却缺少恰当的推广。如果说孟京辉一直是以其作品的内在能量吸引社会的关注,而2005年之后许多社会小团体,更多是以他们的经营模式引发讨论。但无论如何,在2005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民间演出团体风起云涌,小剧场的市场也就随之扩大。

如何抵制低俗化,让严肃作品获得市场支撑,保持旺盛原创力,值得关注

当然在这小剧场热潮中难免是泥沙俱下。一方面,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是城市文化消费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部分,是文化消费中一个新的构成元素。它以一种自下而上的能动力,开拓着正在展开的文化市场。另一方面,从总体来说,小剧场戏剧仍然是文化市场中比较低端的产品。许多民营团体或戏剧工作室,在市场的刺激和压力下,不断地生产一些“烂戏”,靠着低级的噱头,赚取观众的笑声,支撑着公司的运营。当然,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有不少团体也意识到一味走低端路线并不是长久发展之计,因而也在戏剧风格上尝试着做出突破。比如说黄盈的《未完待续》,这本是一部在青年戏剧节演出的带有实验性的剧目,这部作品充分发挥了演员表演的能量,以一种新鲜动感的表演风格,讲述了青年人面对生命的困惑。良好的演出效果很容易就找到投资,而这部作品在市场中亦反映良好――第一轮演出,投资方就收回投资。

小剧场的戏剧市场,在整个文化产业中规模不算太大,但其带来的经验和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虽然在现阶段,小剧场戏剧比起院线、动漫等文化产业来说,比重或许还太小,但也不能因此否认戏剧演出在文化市场中的特殊意义,不能否认一个国家的演艺水平对于文化形象的塑造功能。与此同时,小剧场演出发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政策有意识的鼓励之下,随着剧场建设的加快,下一步稀缺的就是创作资源。旺盛的创作力,不代表能达到高水准的演出,也不代表就一定能保证快速发展的戏剧市场的良性循环。对于创作的支持,对于如何让严肃作品获得市场推力的研究,将会创造更长远、更有效的戏剧市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