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山深处的赤子情怀

2009-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新发 安志强 高护国 我有话说

武警新疆某部驻守天山深处,这个部队的政委靳刚辉在此间为各族人民默默奉献26年,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靳刚辉常常深入牧区调研,为牧区群众排忧解难。他帮助牧区群众打水井两眼,解决当地吃水难问题;组织开设文化讲堂,与州畜牧局一道,解决牧民牛羊放养等急需的技术难题。在他

倡议下,部队及时为家庭困难的牧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派出医疗服务队巡诊。近年来,靳刚辉到地方政府协调20余次,建立健全地方医疗机构和部队医疗服务队在牧区定期轮回巡诊制度,捐款捐药达30余万元,义务义诊6万余人次,为牧区培训医护人才400人次。

靳刚辉关心驻地附近的各族老人,及时召集官兵捐款,并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共同建好敬老院。如今,后勤保障现代化的当地敬老院有3层小洋楼,在驻地方圆百里享有盛誉。

伊宁市享受低保人口达4万余人,为有效解决驻地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从1999年开始,靳刚辉所在部队党委开展“1+1”结对子助学活动,一坚持就是10年,资助学生100余人;2006年,他们又启动“3+1”工程,每年扶助“200名失学儿童、20名贫困母亲、20名残疾人,加一所贫困学校”。任政委4年来,靳刚辉资助牧区的失学儿童3名,与6所学校、15个单位建立共建帮扶联系单位,先后资助800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现在,牧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以前的13%,提高到现在的96%,走出中专生20名,大学生12名。几年来,部队累计捐款捐物达120余万元。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靳刚辉和部队党委“一班人”制定辐射式帮建计划,即:“一营帮一镇(街道)、一连帮一村(社区)、一排帮一组、一班帮一户”的结对计划,开展以“六送”(送政策引路、送技术创业、送信息创收、送文化增智、送医药强体、送资金解困)和“五建”(建立扶贫联系点、建立文化活动室、建立扶贫基金、建立帮建计划、建立警民共建长效机制)活动,赢得驻地各族群众的拥护。

2006年11月6日,伊犁芦草沟镇遭遇特大泥石流袭击,靳刚辉率部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功转移群众300余人,为民族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

2008年6月伊宁市出现旱情,靳刚辉带领官兵连续奋战36个小时,将长达600多米的水渠贯通,使得因干旱缺水的土地得到滋润。

2008年11月6日,伊犁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寒流。靳刚辉带部队紧急抢救千亩温室大棚。经过连续24小时奋战,温室大棚全部保温加固,为当地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余万元。靳刚辉还结合驻地附近汉宾村的情况,提议把汉宾村建成旅游生态文明村;他帮助汉宾村建起第一个薰衣草加工厂、引导村经济由人均纯收入1200元,增长到4000余元;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涌现出小康示范家庭106户;汉宾村成为新疆伊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