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论地方大学的科学发展

2009-12-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尚钢 我有话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办好地方性大学,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规模、结构与效益的统一,坚持发展、质量和特色的统一,从而推进学校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在和谐中求发展

发展是办学治校的第一要务。而促进大学和谐、推进大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发展;同时,发展

又为更高层次的和谐创造条件。在和谐中求发展就是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立足于解决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立足于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于探索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这里所讲的发展是指地方大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跨越式发展。目前,地方大学的生态处于重新洗牌、急剧更迭之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有利位置,唯一出路是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超常规发展,要有超常规思维、超常规目标,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和胆识;更要有勇于开拓、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行动。通过教育思想的创新,优势学科群的建立,学术大师的培养与引进,办学资源的整合与拓展等,实现像英国沃克大学(建校35年,创出了世界一流的奇迹)、香港科技大学(建校15年,跨入世界大学100强)那样的跨越式发展。

在发展中抓质量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教育,地方大学实现了以扩大招生、扩建校园为标志的外延发展。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保证办学质量,这是当前地方大学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决定地方大学在激烈竞争中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当今高等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质量的竞争。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借鉴世界教育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吸收国际教育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我国地方大学的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

在质量中显特色

地方大学只有在抓好质量的基础上彰显特色,才能在百花争艳的高等教育中一枝独秀。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与社会互动而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主要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又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标准和办学特色方面。办学特色已经成为地方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筹码,“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共识。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武汉科技学院逐步形成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始终注重发挥纺织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断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把纺织学科特色转化为科研与社会服务特色,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在特色中上水平

地方大学形成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大学的生存战略,更重要的是地方大学的发展战略。即它不应仅置于工具理性层次,更应置于价值理性层次。地方大学的办学特色不是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是一所大学的某种优势达到其他大学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并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优势。所以,地方大学必须把办学特色作为价值理念和发展战略来对待,坚持在特色中上水平,在特色中求发展。“在特色中上水平”包涵三层意思:其一,这种特色是一种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特色”。其二,通过“特色”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学科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武汉科技学院按照打造品牌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扶植新办专业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干,理学、管理学及经济学、文学为支撑,法学与教育学为延伸,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尤其是依托原有的纺织、染整、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形成的工科优势,积极拓展信息类、材料类、仪器仪表类、生物工程类、环境安全类等工科专业,适应了经济建设中制造业飞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以及环境保护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新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三,通过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和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大学的发展往往产生于大学各种特色所形成的合力:办学思想特色产生凝聚力;办学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学校管理特色产生感召力;学科专业特色产生推动力;培养模式特色产生吸引力;教师队伍特色产生竞争力;文化环境特色产生向心力。高水平特色是动力之源、竞争之本、发展之魂,是学校由现有层次跃向更高层次的重要依托。

(作者系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