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物》杂志迎来创刊30周年

2009-1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邓凯 我有话说

本报讯一长串芬芳的名字陪伴这本杂志走过了30年――茅盾、冰心等文化老人曾为它的创刊馈赠墨香;夏衍、梁漱溟、金岳霖、叶浅予、刘海粟、吴冠中等曾光耀它的作者队伍;产生广泛影响的《梁漱溟问答录》、《留德十年》等篇什当年由它首发……它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传记类刊物《人物》杂志。

12月18日,《人物》迎来了创刊30周年。

据介绍,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人物》杂志创办于1979年初冬,当时,为“文革”期间被批斗的文化名人平反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物》得风气之先,发表了很多“平反”的文章,在文化界迅速传播,引起强烈反响。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人物》是最具影响力的社科类期刊,发行量最高时超过了15万份。30年来,《人物》发表了很多各界名人的自述、访谈、特写和名人至亲的回忆文章,许多都是第一手资料,极具可读性和参考价值。今天,由优秀编辑和一流作者组成的实力团队,使《人物》依然保持了对外部世界敏锐而犀利的目光,使《人物》在复杂的媒体竞争环境中依然保持了一种奋然前行的姿态,近年推出的一系列专题,获得了广泛好评,被多家权威媒体转载。

作为30岁生日的厚礼,集《人物》30年精华的“人物书系”日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首批4本,分别为《风过流年――文化名人忆往昔》《昨夜长风忆至亲》《并未远行的传奇》《中国科学的晨曦》,这些陈年佳酿,历久弥香。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