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是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开发的大家庭

2009-1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贾建飞 我有话说

新疆古称西域。根据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共同开发、建设新疆,为新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根据考古材料,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已有人类居住,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

七八千年时,天山南北各地都已有人类活动。史前新疆古人类具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及两类人种的混合型三种不同的类型,也反映着新疆的古老居民已经有了多元的特征。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开始才有明确记载,当时主要有塞人、月氏、乌孙、羌、匈奴和汉人。

塞人,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及锡尔河以北广大地区,在汉文史籍中,是新疆历史上有确切族属的第一个古代民族。公元前177年至前176年,活动于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间广大地区的大月氏人受到匈奴排挤,西迁至伊犁河流域,驱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大月氏后来在乌孙的打击下,进一步西迁至锡尔河流域一带,乌孙则进入伊犁河流域和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羌人最初活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羌人经河西走廊,沿祁连山、昆仑山向西迁徙,从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迹。匈奴在崛起并击败月氏后,其势力开始进入新疆,大批匈奴人随之来到了新疆。

几乎在同一时期,汉人逐渐进入新疆。在汉代以前,不少内地人即已来到新疆,他们在新疆被当地人称为“秦人”。公元前1世纪,西汉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建立起统治秩序。在此前后,尤其是在公元前60年汉朝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汉朝政府通过在新疆驻军、屯田和设官等,使大批汉人(包括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和家属等)来到新疆。至汉末,汉人已经遍布新疆各地,逐渐形成大分散和各屯田点小集中相结合的分布格局。汉人成为新疆众多古老民族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当时,活跃在新疆的古代民族除原住民族外,又有许多古代民族不断进入新疆,如鲜卑、柔然、口厌哒、高车、悦般和吐谷浑等。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时期。

隋唐时期是各民族向新疆迁徙的新的高潮时期。大批汉人、突厥人、吐蕃人和回鹘人迁移到了新疆,对新疆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是突厥人。突厥是公元6世纪到8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打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政权。公元528年分裂为东、西突厥之后,突厥人逐渐向西进入新疆北部。公元8世纪中叶东、西突厥相继灭亡,其后裔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其次,唐代大批汉人通过从军、屯垦、经商、任官、移民等多种渠道,移居新疆。根据唐玄宗时期的人口统计资料,在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鲁番)和庭州(今吉木萨尔)三州,汉人人口有7万多人;在安西四镇龟兹(今库车)、焉耆(今焉耆)、于阗(今和田)和疏勒(今喀什),总兵员约3万人,家属又有数万人。再次,很多吐蕃人进入新疆。公元663年,吐蕃占领今青海地区及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区爆发“安史之乱”,唐朝自新疆调遣大批军队前往内地平叛,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并在此驻军和建立各级政权,吐蕃人随之进入新疆。

公元840年,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回鹘,原称回纥,是铁勒(中国古族名)诸部之一,最初活动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发展壮大了的回鹘在唐朝军队帮助下打败突厥,于公元744年在漠北建立政权。这个政权是唐朝附属国,可汗均需唐朝皇帝册封才可即位。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回鹘与吐蕃在新疆展开激烈争夺,回鹘控制了北疆部分地区。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各部分崩离析,其部众大部分向外迁徙,其中一部分回鹘人南下,一部分西迁。在西迁者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至喀什一带,后与葛逻禄、样磨等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受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统治。在此后几百年中,当地的居民逐渐和回鹘人、突厥人、契丹人、蒙古人、吐蕃人、羌人和汉人等相互同化、融合,为后来维吾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操突厥语的民族如回鹘及其近族等,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入定居,与其他民族接触、通婚、融合,加速了突厥语化进程。这一时期,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接受了伊斯兰教,开始了境内突厥语诸部的伊斯兰化。14世纪中叶后,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并占有统治地位。正是经过突厥语化和伊斯兰化的漫长过程,各民族进一步同化和融合,最终导致了今天维吾尔族的形成。

宋辽金元时期,又有一些新的民族迁入新疆。1124年,辽朝耶律大石率数万契丹和汉人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由此进入新疆。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时,导致了新一轮的民族迁徙活动。蒙古西征军中有大量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畏兀儿人和西夏人。蒙元还把大量汉人征发到新疆地区从事生产。蒙古的西进及其对新疆的统治,进一步打破了各民族之间的壁垒,各民族之间的同化、融合更趋加强,为一系列新的民族,如回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元朝灭亡后,察合台后裔建立的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依然统治着新疆大部分地区。这一时期,是新疆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发展的时期,不仅有很多汉人和其他民族融入维吾尔族中,而且察合台蒙古人基本上完全融入了维吾尔族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则逐渐形成。同一时期,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二部,后来又进一步分化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分。16世纪前半叶,漠西蒙古(即蒙古之斡亦剌特部,明代称为瓦剌,清代称为厄鲁特,又称卫拉特)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蒙古草原西部,西界抵额尔齐斯河。16世纪末17世纪初,受喀尔喀蒙古西扩的威胁,卫拉特被迫西迁,占据了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中上游、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以及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经过长期的战争、迁徙,同时融合、吸收周围突厥语系和东蒙古诸族,卫拉特蒙古最终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四大部。四部虽各不相属,但为抵御外敌和协调各部关系,四部很早就形成联盟。17世纪前期以前,盟主一直由和硕特部首领担任。后来,卫拉特蒙古爆发内讧,和硕特部力量遭到削弱,准噶尔部控制了天山以北的其他卫拉特部落,成为实际的盟主。四部中的土尔扈特部和和硕特部随后离开卫拉特蒙古故地,分别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和青海地区。准噶尔部后来又征服了天山以南的叶尔羌汗国。

十八世纪中期,清朝最终平定了北疆的准噶尔部和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天山南北,在此建立起了有效统治。为了加强新疆边防和开发建设新疆,清朝一方面从内地和东北陆续组织大批满、蒙、锡伯、索伦(达斡尔)、汉、回官兵移驻新疆,另一方面,鼓励南疆维吾尔人到北疆的伊犁,内地汉、回民众到新疆发展生产。这样,满、锡伯、索伦等民族成为新疆民族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又有许多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和塔塔尔人进入新疆并留居下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疆共有维吾尔、汉、蒙古、满、回、哈萨克、锡伯、柯尔克孜、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塔吉克、乌兹别克等13个民族,呈现出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混杂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

上述历史事实表明,新疆多民族分布的格局是历史上各民族不断迁徙流动、融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一些民族消失了,一些民族却得到了新生。这些共同生活在新疆的民族之间互相补充、彼此融合,不仅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壮大,也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促进了新疆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边疆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新疆地区的开发,自有人类活动出现就已开始。这种开发,随着秦汉以后民族迁徙、融合的不断发展,获得了快速发展。首先,汉朝统一新疆后,由于中原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新疆,因此,汉朝在新疆的屯田以及汉人大批进入新疆,不仅促进了新疆的政治稳定,而且为新疆的农业、水利、冶铁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不断迁入新疆,促进了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此外,新疆各民族在园艺业和手工业等方面对新疆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先进的牛耕技术开始在新疆地区普遍推广使用;突厥人的锻冶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稻种及其耕种技艺开始传入新疆,并得到推广;棉花种植遍及全疆;养蚕、缫丝织锦技艺普遍提高;园艺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

唐宋元明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唐朝统一新疆后,汉人大批迁入新疆,促进了家畜饲养在新疆的发展;造纸术也已传入新疆;农业和水利规模进一步发展扩大,吐鲁番地区的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西瓜也从中亚河中地区传入新疆;高昌回鹘工匠促进了皮革业技术的发展,熟练掌握了用硇沙软化皮革的技术。喀喇汗王朝统治时期,新疆地区的农牧业、手工业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其采矿和冶铁技术也很先进,采矿有排水和通风设备,金属冶炼已经普遍使用鼓风机,普遍使用陶轮制陶,出现了玻璃作坊。契丹人的到来促进了新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还带来了非常先进的冶铁技术。元朝统一新疆后,大批内地军民、工匠到新疆驻防建设,发展各类屯田,设官监管水利兴修事宜和染织手工业,设立冶铸场等,促进了农业、水利、冶炼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此外,高昌的畏兀儿人大量种植葡萄,促进了葡萄种植业及与此相关的酿造葡萄酒和蒸馏加工葡萄酒业的发展。各民族的这些努力,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提高了新疆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清朝统一新疆后,以汉、回兵民为主,辅以南疆部分维吾尔人在新疆各地,尤其是在北疆大力发展屯垦(包括兵屯、民屯、回屯、犯屯和旗屯),以蒙古、索伦和后来不断进入新疆境内的哈萨克人、布鲁特人(柯尔克孜人)等发展畜牧业,进一步促进了新疆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的开发。同时,由于汉、回民众大批进入新疆,新疆的商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冶炼业等相关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城镇建设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城镇。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随着许多乌孜别克人、俄罗斯人和塔塔尔人来到新疆并入籍定居,又促进了新疆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发展,才能确保新疆的发展进步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可以说,新疆的发展和进步是各民族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共同努力和共同开发的结果。因此,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希望,也是新疆发展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