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2009-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2004年1月,福建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路。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这一战略思路由地方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短短五年,海西战略实现了质的跃升。五年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一战略思路对省情的认识是符合

实际的,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是全面和准确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自然集聚而成的经济区域,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整个海峡西岸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要素的集聚互动效应也越来越突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发展迅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先后实施的形势,我们意识到,仅以一省之力难以实现福建的崛起,靠体制内的优惠政策来推动发展也将后继乏力,因此必须探求一条新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进一步突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和省份经济空间格局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强化区域经济概念,实现科学发展。海西战略就是全省人民在这方面不懈探索的一个直接成果。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面对台湾、连接两大三角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整个区域经济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两岸关系比较稳定,闽台之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广、商缘深、法缘久的“五缘”优势越来越凸显。福建固有的山、海、人文、港口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日益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力支撑。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的形成和实施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区域增长极理论来看,经济增长有一个极化的问题,极化以后产业将会产生墨渍和虹吸两种效应。极化有墨渍效应,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迅速,生产要素得到集聚,就会产生渗透作用;极化也有虹吸作用,把周边东西吸引过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时,虹吸作用要强于墨渍效应。在现阶段,福建接受周边发达省市的辐射客观上比较困难,但它的虹吸效应却非常强。此外,经济发展的“都市经济圈理论”和区域发展的“中心圈和外围理论”也要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要拥有内在集聚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从实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是符合这些理论效应的。五年来,福建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区的眼光谋划发展,着力加强区域合作、协作和交流,努力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海西效应持续扩大,为新一轮发展赢得了更好机遇,拓展了更大空间,聚集了更多资源。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部委、央属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专门出台政策意见文件。福建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一些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总量达到18887.27亿元,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福建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有20个产值超百亿元,有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居全国第5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西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海峡西岸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海西对接南北、连接东西的区域空间布局逐步完善,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区域功能不断提升。五年来,海西建设始终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积极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努力为服务中西部及周边地区发展提供一条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此外,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正在逐步强化,广东、浙江、江西等周边省份和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加强与福建的联系,突出项目合作,共同推进跨省铁路、高速公路等沿海大通道建设。同时,南北拓展,延伸两翼,积极对接两大三角洲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对接基地。据福建在全国各省(市)商会统计,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地区的闽商人数达110万、闽商企业3.74万家、资产规模2990亿元、年贸易额2410亿元;在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河北等中部地区的闽商人数达113万、闽商企业2.9万家、资产规模1617亿元、年贸易额610.9亿元。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以及台海形势的重大积极变化,福建对台“五缘”优势进一步发挥,“六求”作为进一步拓展,在对台交流合作上走在全国前列:两岸“三通”实现新突破,8个港口成为首批海上直航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两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农业利用台资居全国首位;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厦门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台湾金融机构参股的大陆银行,台湾人寿正式落户厦门;率先推出惠台新举措,推出了包括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种类和范围、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等在内的“八个率先”举措;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每年来闽探亲、旅游的台胞超过100万人次,常住人口10多万人,累计有3700多名台生在闽高校就读,有15对闽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交流,“海峡旅游”势头良好,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文博会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海西论坛”成为对台政策的重要发布平台,今年更名为“海峡论坛”并成功举办,影响进一步扩大。福建成为地方媒体赴台驻点唯一试点省份。

福建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福建GDP达到10823.11亿元,GDP平均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人民群众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海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国前茅。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2008年,福建以占海峡西岸经济区46%的土地面积和41%的人口,创造出占56%的经济总量,60%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进出口额,吸引了71%的外商直接投资。

随着国务院《意见》的颁布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和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融入全局、服务全局、为全局作更大贡献;始终坚持发挥优势,牢记中央的重托和肩负的重任,充分发挥对台的独特优势,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贡献;始终坚持实干实效,通过扎实努力,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目标新使命。

(执笔:黄树清谭亚川林朝阳谢章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