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情胜火夕阳红

2009-1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勇 我有话说

25年前,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郭海廷,从部队复员后进入辽宁省本溪市第一社会福利院;25年后,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依然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孤寡老人的夕阳人生。从卫生员、食堂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到福利院院长,变换的是舞台,不变的是旋律。

“家”有百口,主事一人

福利院就是一个

大家庭,“家”有百口,主事一人。郭海廷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告诉记者:“官不是坐,而是干。”他有一股当兵人不服输的韧劲。刚走上领导岗位时,福利院房屋漏雨、吃水供暖急需解决,伙食不好医疗条件差,上访告状的老人排成队,当时是市民政局的老大难单位。“干就干好,干就干出个样子。”自从1993年担任福利院院长,郭海廷就背负起全院130多位老人的生活重担。

为了改变福利院条件,让每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郭海廷带领职工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扩大招收自费养员。他把创收的钱首先用在补贴老人的生活上,生活标准由每月87.3元提高到200元,老人零花钱也由过去的每月6元提高到50元,并为老人装上了有线电视,开设了游艺室、阅览室。

小家事小,大家事大

“福利院的工作表面看起来既轻松又清闲,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郭海廷告诉记者,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孤寡老人,有些老人性格孤僻,难以接近和沟通。尤其是那些患有脑血栓等疾病的老人,其性格和心态格外暴躁、变化无常。他总是耐心地去说服和劝解,有时一个小时不行就两个小时,直到把老人说通、高兴为止。他最害怕的就是深夜里电话铃响,他的手机也是24小时不关机,老人晚上突发疾病是常有的事。

当院长16年里,郭海廷从未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也没在家过一个除夕夜。2003年春节,长期卧病在床的父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今年你就在家过年吧,我们没有多久活头了。”听了父母的话,他心里十分难过,但想到院里的那些孤寡老人,他安慰父母一番,又回到了福利院。如今,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未能陪父亲过春节成为他内心深处永远的遗憾。

年轻人吃苦,老人享福

福利院有“福”有“利”,可在郭海廷眼里,所有的福利都应当属于这些老人和那些默默奉献的服务员。面对诱惑,他不贪不占;面对荣誉,他能让就让。从2000年至今,郭海廷共上交各种奖励7万余元。连续几年的年终考核兑现奖,他全部交给院里,作为补贴老人的费用,或者奖励那些长年累月侍候老人的一线服务员。

2000年,郭海廷被评为劳模,按照文件规定可以参加劳模保险。市总工会、保险公司和市局党委多次通知他让他投保,可当他计算出单位要拿出3.5万元后,便放弃了保险。

他对记者说,养老事业需要社会关注,更需要专业人才。省民政厅和劳模协会多次安排他到美国、英国等国家考察,他一次也没有去,节省下来的资金全部用在单位事业发展和培养青年人身上。

如今,福利院先后有四位具有学士学位的青年在读研究生。其中,一人已考取了英国工商管理硕士班,目前正在英国学习培训。从他们身上,郭海廷看到了福利院的未来。

优秀复员退伍军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