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代视野中的唯物史观

2009-12-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春火 我有话说

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及《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六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近日在武汉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当代视野中的唯物史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唯物史观与中国、唯物史观研究反思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唯物史观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

对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林剑教授认为,马克思以“新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意义上的哲学革命,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历史观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编审指出,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体现在它以追求人类解放事业的两个具体目标,即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解放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编审认为,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标志性话语乃是“改变世界”。云南大学蒋红教授通过探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市民社会“本质的矛盾”的揭示及其在唯物史观创建中的发生学意义,阐述了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的关系。武汉大学李志副教授认为,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中的“关系”范畴,实现了哲学史意义上的变革:其一,它促成个人概念在哲学上的提出;其二,它在主体―客体的模式之外提供了主体―主体的全新模式。唯物史观与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研究员阐述了信息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认为生产力中的信息要素、“数字鸿沟”、虚拟实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等都给唯物史观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教授指出,结合实践哲学和哲学诠释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反思我们以往在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理解上所存在的不足,探索一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新思路。《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博士认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做到了讨论与实践同步,其最大成就在于:一是解决了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问题,二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重新理解。唯物史观研究反思

武汉大学陈立新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唯物史观的研究既有把马克思主义等于历史主义、把马克思等同于历史学家的错误倾向,又有以揭示历史真相作为预设的还原论的错误倾向。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指出,近些年来,唯物史观研究的再度复兴表现在诸多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上,则呈现为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的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回复与深化。黑龙江大学刘振怡博士认为,以文化哲学理解范式重新解读唯物史观,有助于展现社会历史理论的文化丰富性内涵。《哲学研究》鉴传今编审认为,目前学界对唯物史观本身理解的分歧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此问题没有定论前我们需要相互宽容,然后再求进一步的理论整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