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闽南民俗的形成及其传播

2009-12-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桂炳 我有话说

当我们考察闽南民俗时,即可看到闽南民俗的形成及其传播与历史上的移民潮有密切关系。

福建在秦汉以前为蛮荒之地,虽有闽越人的开发,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大大落后于中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社会相对安定,自汉晋开始,北方汉人就不断迁入福建,使福建成为一个移民社会。北方移民的继发性开发,使

福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行列,同时,北方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在与当地原有文化交融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般说来,一种方言的历史,往往是与该方言区的文化并行发展的,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的关系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闽南民俗的研究,自然也应以闽南方言为切入点。尽管大家对闽南方言形成的时间看法不一,但都认为社会的分化与人们的迁徙是闽南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北方移民入闽,是先闽江流域,后晋江流域,再九龙江流域,故闽南地区的开发迟于闽北地区。就闽南地区本身而言,今泉州地区的开发又早于漳州地区,因此,作为历史上闽南第一县的东安,即于孙吴永安三年(260年)在泉州晋江下游南畔设置。东安县的设置,是闽南开发和汉族人口初步汇集的第一个标志。北方移民定居闽南后所形成的闽南方言,其过程相当漫长,唐及北宋为其成熟发展的时期。闽南民俗即是在闽南方言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闽南民俗最后形成的时间定在北宋。

闽南民俗是讲闽南语的族群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的民俗,闽南民俗史的发展轨迹与闽南移民史大体一致。闽南民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闽南的民俗”,不能与闽南民俗形成前的闽南闽越民俗混为一谈。在我们所说的闽南民俗中,汉民俗居主体地位,同时保留了部分古闽越民俗,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的内涵与特色。在福建现存最古的旧方志《三山志》卷40《土俗类・岁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主要岁时年节习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重阳节等,宋代时都已在福建普遍流行,闽南地区也不例外。《三山志》的作者梁克家(1127-1187)为南宋初年的泉州人,志中所载的岁时土俗绝大部分至今在闽南与台湾等地仍然可见。而古闽越人风俗的遗留在现代的闽南民俗中亦能见到,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独特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即被认为是古闽越人的遗风。

闽南民俗形成之后,又随着闽南人移民的脚步进一步向海内外传播。随着北方汉人不断迁入,宋代以后,福建经济快速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突出。面对生存的压力,福建逐渐由移民的迁入区域转变为移民的输出区域。闽南自唐宋以来就是福建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闽南人在对外移民上表现得更为积极,自宋代以来即先后大批地移入广东潮州、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浙江温州,以及江苏、江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乃至东南亚诸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随着闽南人向四面八方扩散、外迁,闽南方言和闽南民俗也向省内外、海内外广泛传播。据了解,现在温州地区讲闽南话的地方,民间都有布袋戏表演,特别是在苍南县,现在仍有26个戏班,他们都是用闽南语演唱。广东潮州与闽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他们世代所传承的清明节吃“薄饼”(闽南人称“润饼”)、冬至节吃“冬至丸”、除夕“围炉”等民俗,都与闽南人一样。

尤其是在台湾地区,今天全岛说闽南话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由于在岛内的人口比例中占绝对优势,故早年从原住地传去的闽南民俗,至今保留完好。例如,台南安平有种著名小吃“煎饣追”,过去是安平人平常居家的零食,尤其到端午节时,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节庆食品。关于“煎饣追”的由来,当地人相传是郑成功故乡福建泉州的民俗食品,据说食用“煎饣追”有“补天”的作用(泉州人认为,农历五月初正处梅雨季节,阴雨连绵,难得放晴,这是天“漏”了,应设法弥补),并寓以消灾解厄与补运之意。泉州人的“煎饣追”食俗,至迟在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20《风俗・岁时》已有记载,称“煎堆”,其所用的制作原料、制作方法及读音都与今天台南安平的“煎饣追”完全一样。又如,作为闽南民俗主要内容之一的民间信仰,两地的源流关系非常鲜明。台湾的民间信仰,历史上自闽南地区传入的最多,如妈祖、关帝圣君、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广泽尊王和各姓王爷等等,其中以妈祖信仰的历史较为悠久,社会影响最为广泛。如果以主祀神的庙宇数量而言,根据1919年、1940年、1960年和1992年的四次调查,全台湾则以王爷名列前茅。在台湾众多的王爷庙宇中,以台南县的数量最多,有130多座,其中被尊为全台五府王爷信仰大本营的南鲲?代天府,即认定该宫祀奉的五府王爷来自素有“闽台王爷庙总部”之称的泉州富美宫。

在海外讲闽南方言的华侨华人聚居地,也同样传承着闽南民俗。例如印尼的苏门答腊,祖籍闽南的华侨华人对从家乡带去的岁时习俗十分重视。他们除夕以“嫩饼”奉祭厝主、门宅诸神,长辈给孩子们分“过年钱”,在各自大门外“烧火囤”,合家老小围坐守岁;正月初一早放鞭炮“开春”迎新,互相拜年;元宵节“游鼓仔灯”、“听香”、吃元宵圆;清明节“扫墓”;端午节“煎堆补天”、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烧塔仔”,等等。此外,南音、舞狮,以及民间信仰中的“普度”、“跳铜”等习俗,也都是从闽南传去的。

闽南民俗是闽南文化中的小传统部分,比较能体现地方文化的特色。从民俗史的角度,对闽南民俗的形成及传播进行考察,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闽南民俗的内涵、外延及其特征,而且有助于当前学术界对闽南文化概念的解读。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闽南文化就是闽南人的文化,而“闽南人”又有两种含义:从地域的角度看,指的是“福建南部人”;从文化的角度看,则为“讲闽南方言的人群(或族群或民系)”,其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福建南部”。我们在探讨历史上闽南民俗的形成时,其空间界定在闽南地区,而进一步讨论闽南民俗的传播时,传承闽南民俗之“民”,则指“讲闽南方言的人群(或族群或民系)”,其生活的空间就大大超出了闽南地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