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特区改革开放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2009-12-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远闻 我有话说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锦奎,在特区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实践体会和心得,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勤奋笔耕,出版和发表了大量著述。1992年,他首次提出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新学科,并先后三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引起了广泛注意。

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共6卷150

多万字的《黄锦奎选集》,内含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未来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原创性新学科的探索性研究及文学作品。为了彰显其创新的学术研究精神与学术思想,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等有关单位联合于2009年11月21日至22日在深圳召开“《黄锦奎选集》出版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对黄锦奎的学术成果予以认真研讨,对其学术创新精神及原创性学术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

与会学者认为,从《选集》六卷本看,黄锦奎的研究成果具有几个特色:一是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在多项学科领域形成了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大理论”系统;二是善于综合创新,善于综合别人的理论观点,并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更为系统,更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体系;三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学术话语体系”。

与会学者认为,《选集》第一卷哲学卷,第一部分是《新体系哲学探索提纲》,勾勒出一个以万有信息论为基础,以多重世界理论与新三个世界理论为核心,以现代形态本体论、客观多元主义一元论认识论为框架结构的“体系性重建”新理性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粗略轮廓。第二部分是学术专著《创造性实践唯物主义引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运用新体系哲学原理与新三个世界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高级形态进行了新的探索,为构建创造性实践唯物主义新体系进行了大胆尝试。不少学者认为,也许学院派的专家们不一定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思路与观点是富有创新意义的,其开阔的学术理论思路值得肯定。

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选集》第二卷至三卷经济学卷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在《新经济学革命与大科学体系经济学》一书中,作者回顾了人类经济发展与经济学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经济学的六次革命和三次大综合,探讨了经济学大厦的基石,重点阐述了以财富观、财富形态学、财富创造力、人性论、人本价值论、人自由全面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新经济学思想革命,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以人为核心,功利、道德、天人统一的财富观,及以人为核心,研究财富与财富创造力及财富创造机制的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现代经济学重大变革,初步构建了一个以现代价值科学为基础,以人学经济学为核心,以广义财富论经济学、财富创造力经济学、财富机制论经济学为框架的新概念经济学、新体系经济学、新范式经济学与大经济学、未来经济学等组成的现代大科学体系经济学――全经济学的设计蓝图。《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一书以现代价值科学新体系为基础,构建了现代价值科学新体系经济学的学科框架,首次提出“价值转化”的新概念与以价值形态学为基础的一般价值理论,创立了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新学科。此外,黄锦奎在探讨大经济学视野新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提出创立超越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转型政治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设想。不少学者认为,这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在《选集》第四卷的政治学卷中的《政治与政治学》一文中,作者回顾了从治政走向宪政的政治学发展的历史,提出“消极国家观”与“积极国家观”的概念,通过对“最小国家”理论的剖析,提出构建“消极国家观”与“积极国家观”辩证统一的“最好国家理论”,并初步提出以正义论为核心的现代政治学原理体系与以正义政治学与善治政治学为核心框架的从善政走向善治政治学研究取向的崭新现代政治学学科体系。《论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党政治学与执政政治学研究》一书,为执政政治学探索之作。该书运用政党政治学与执政政治学原理研究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国家的若干重要问题。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黄锦奎的理论勇气与开拓创新精神。如在《选集》第五卷综合卷的《社会主义科学与系统创新科学社会主义》一书中,回顾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对历史上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在坚持与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创立“系统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同时构建主要以“理想产生主义、价值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科学体系的大胆设想。

与会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黄锦奎的“百科全书”式的大理论思维与原创性探索的同时,也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切磋与商榷。与会专家学者希望黄锦奎进一步深化研究,不断完善所提出的理论,也希望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