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开发区的民生观

2009-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

以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政策优惠、办事效率便捷为支撑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中诞生的资金、技术密集区和经济腾飞拉动区。

“硬件都是‘九通一平’,政策都是减免优惠,现在开发区的吸引力要靠文化实力与和谐环境”――走进在商务部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连续5年位居中西部22个国家级开发区之首的合肥经济技

术开发区,记者感受到超然于经济之上、融合在发展之中的民生观。

想自己没麻烦,要先解决群众的麻烦

联合利华全球生产基地在此落户;家用电器六大品牌在此聚集;全国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此安家……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累计引进项目800多个,注册企业近2000 家。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没有项目,开发区就无法开发;而项目落地,必须征用农民的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世世代代的“饭碗”,重要性无与伦比。因此,在众多开发区中,征地、补偿、拆迁往往是很大的“麻烦事”。

“想自己没麻烦,要先解决群众的麻烦!”在合肥开发区,善待失地农民是一条铁打的规矩。能否安居乐业是失地农民的最大“麻烦”。开发区采取推荐在区内企业就业、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就业、鼓励扶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措施,广开渠道。海恒社区祖居居民葛梅芝,2000年成了一名失地农民。开发区推荐熟悉电脑操作的她到海尔做了一名物业管理人员,现在葛梅芝已是一名部门负责人,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对于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开发区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技能培训促进顺利就业。芙蓉社区程传贵参加经开区举办的技能培训后,在一家置业公司当上了水电工,月工资1500元。而像程传贵一样接受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已经超过了1.4万人次。

要群众有觉悟,要先拿群众当自己人

在合肥经济开发区有这样的理念:要群众有觉悟,把开发区当做自己的家,那么开发区一定要先拿群众当自己人。

在解决了群众安居乐业问题、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开发区以让失地居民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困有所帮为目标,全面建设保障体系。2004年2月19日,开发区把全区33046名祖居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并同步出台政策,实施供养、养老保险、失业补助、教育补助、培训补助等保障,按照财政拿大头,区、村、个人三者共同分担原则,构建起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接着又出台政策,建立失地居民医疗保障,为失地居民构筑了一张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的网络。

“开发区就是一个温馨的家”――罗原有是莲花社区祖居居民,本人肢体二级残疾,妻子是肢体一级残疾,女儿正在上小学。这样一个生活异常艰难的家庭,在开发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夫妻俩都办理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可领取低保金764元;按照政策,夫妻俩还办理了养老保险,女儿享受到10000元的教育补助,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不用发愁。对于那些享受了各种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仍然贫困的家庭和社区内的弱势群体,合肥经济开发区每年都要安排6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通过组织“送温暖”、“爱心照亮求学路”、“共驻共建献爱心”等活动,及时“雪中送炭”。

要大环境和谐,先要让群众过得开心

“要大环境和谐,先要让群众过得开心。”在解决群众安居乐业和各种基本保障的同时,开发区的管理者把群众的文化需求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对待。开发区立足于构建自己的区域文化,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文明素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投资100多万为群众添置文化设备、培育文艺人才骨干,并于2004年10月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节――许多群众至今还记得,首届文化节主题是:“共同的社区,共同的家园。”为期一周的节日共有1200多人参加演出,158个节目编排成10台不重复节目在7个社区内巡演18场,观众人数达5万人次。

社区文化节的成功,有效引领了群众生活的“时尚”――从那时起,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腰鼓队、秧歌队、健美操队以及戏曲票友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发区里已经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处,文化活动广场20个,培育文化艺术团队近百支,文艺人才、骨干500余人,数以万计的居民正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