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塞族农家做客

2002-04-30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罗琪 韩显阳 我有话说

快乐的村姑


在贝尔格莱德人民大学采访时,有幸结识了阿达莫维奇母女:43岁的母亲德拉干娜和22岁的女儿萨妮娅都“非常热爱中国,愿意更多地了解中国”。正是在这简单而质朴的动力驱使下,她们每周都花上3个晚上,从90多公里外的家赶到贝市上两小时的课。而由于交通不便,她们每次花在路上的时间远不止两小时!

普通的农户

在一个暖暖的春日里,我们接受母女俩的盛情邀请,驱车前往伏伊伏丁那平原一个叫格列古莱维茨的小村做客。

绿树掩映中,一座还没有刷完外墙面的两层小楼。一大块果园、菜园、再加上一排猪舍——这就是主人的产业和家园。小楼旁四处摆放着盆栽的花草,草地上玉兰花、玫瑰花盛开。伫立在小楼台阶上,向远处望去,视野之内一片绿色:远处海拔539米的弗鲁什卡山的苍翠和麦田的嫩绿交互映衬;片片农田和团团果林彼此“护佑”。

德拉干娜全家有10多亩类似中国“自留地”的田地,与村里其他农户相比,这算是少的了。土地归国家所有,由私人使用,地里除了种少量的玉米外,主要栽种了葡萄、樱桃、李子、杏等多种果树。此外,还养猪、旱龟和兔子,不过都是小规模的。萨妮娅告诉我们,他们全家都喜欢小动物,最多时养过60多只兔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科索沃战争”后,它们绝大部分陆陆续续地死了,现在只剩下3只。

主人告诉我们,伏伊伏丁那平原的肥沃土壤使得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基本上不用为生计而发愁。良好的土质、水源,充足的阳光使这里不仅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而且也是各种瓜果、蔬菜的乐园。只要勤劳有加,一定能丰衣足食。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农业生产技术就已经达到非常先进的水平,特别是在农田水利方面。当时他们不仅有喷灌技术,而且部分地区还实施了现在都属先进水平的滴灌技术。

一边忙着介绍,女主人一边热情地把我们领进家门。一间大概20平米左右的客厅出现在面前:厅里放着雕花的木制组合柜,沙发、电视、音响,和我在国内富裕的农家见过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厅内布置有精美的手工艺品,点缀有白菊和红玫瑰,墙上还有两幅不俗的油画……

农家的苦乐

正如主人所说,悠然的田园生活有辛酸也有快乐。

伏伊伏丁那平原是欧洲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得老天关照,风调雨顺,基本没有过什么大灾害。一位日本农业专家曾说,如果把这片土地让他来经营,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整个欧洲。

在主人看来,务农生活虽不及在城里有发财的机会,但在绿色的田野上,安宁清静,与世无争,却是城里人无法享受得到的,这也正是农家人自得其乐的地方。另外,农村人口少,治安不错,邻里彼此友好相处。与城市相比,乡村的这份安全感着实难能可贵。

其实这里的生活并不枯燥,他们有自己的娱乐。9月11日是格列古莱维茨村的“村日”。每年这一天,村里都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村民们会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村里还会有集市、演出等活动;村电影院也一直对外开放。此外,村民们还自发地办些音乐会来消遣。

谈及苦衷与隐忧,率直的主人并不讳言。这些年,虽然没有“天灾”,“人祸”却是不断:粮食的国家收购价太低,“丰产不丰收”,甚至开始出现国内那种打白条的现象;饲养家禽,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得成本费用增加;战前,农业和生活用水毫无问题,可由于轰炸,许多设施遭到破坏,现在时常停水,难免有影响……

要说起来,农户内心中还有一件更让人发愁的事情,那就是家业由谁继承的问题。萨妮娅就说:“乡村空气好,可我还是喜欢大城市。将来工作了,周末回来看看就可以了。”她的哥哥也不想做一个纯粹的农民,他希望开一个电器修理店。现在,村里许多原来世代务农的“庄稼人”都富了,但都不是单纯靠卖粮食、水果、蔬菜,更多的人是到德国、奥地利等地打工赚钱,盖起了房子。有些“小洋楼”,无论规模还是样式甚至都超过了贝市的某些住宅。

罗马古迹与英雄村庄

格列古莱维茨村有两处值得骄傲的名胜:罗马古迹和“二战”纪念碑。

村外不远处,有一用石头砌成、类似“亭子”的建筑,3根水管里源源不断地汲出清澈的泉水——这是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就留下的“古迹”。原来,在一望无际的伏伊伏丁那平原上,有一座海拔539米的弗鲁什卡山,山上的泉水甜美无比。当年的征服者罗马人为了把山上的水引到平原,在地下修了纵横交错的管道,直通到平原。我们看到的是历史上其中的一个,也是伏伊伏丁那地区惟一作为历史遗迹完整保留下来的一个。这古迹和其他古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有实用价值。

如果说“罗马古迹”留给人们的是昔日的繁荣的话,那么村口“二战”纪念碑给人的感觉就只能用“悲壮”来形容了。

在绿树环绕,芳草凄凄中,伫立着一座十几米的纪念碑。碑的四面刻有一排排“二战”期间全村牺牲者的名字。尤其让人震惊的是:这其中,从三五人到十多人不等都刻着同一姓氏,很明显,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来自于同一个家庭。碑上是一个由灰黑色岩石雕成的人体塑像,与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一名塞族青年正甩去上衣,目视前方,仿佛是正准备与德国法西斯作殊死决斗。

雕塑的原型就是他们村在二战期间时的“人民英雄”,绰号为“石头”的马尔科·佩里钦。1942年6月初的一天,“石头”成功地刺杀了一名德军高级将领,由此招来德国人的报复。“二战”时,德占领军野蛮规定:只要有一个德国人被杀,必须杀100名居民;1个受伤或失踪,必须杀50名居民。6月6日,他们以参加劳动为名,召集全村男人到现在纪念碑所在地方不远的一个地堡里,架起机枪,将来到这里的280名男人全部打死。第二天,德军又再次来到村里,挨家挨户敲门,看见男人,无论大小,一律枪毙。

1952年6月6日,为了纪念这些被杀害的塞族村民,南联邦政府特意修建了这一纪念碑,嵌刻着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句:“人们互相凝视,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为了这么美丽的祖国,没有人后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