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团购”三思而后行

2002-08-13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实习生 张佳蕾 文/摄 我有话说

集体购车简称“团购”,在京城着实火了一把,被媒体轰轰烈烈地一番炒作,一时间成了购车族在BBS、聊天室里的热门话题。“团购”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它将汽车销售与电子商务联系起来,突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

目前“团购”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自发组织起来的购车团队,另一种是经销商与网站联手推出的迎合消费者心理的“买车X人组”。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团购”,现今看来成功的也只是凤毛麟角,真正从“团购”中受益的消费者仅是购车大军中的少数,而推出“买车X人组”的商家也只是以此做为一个短期的促销手段而已。

“团购”究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还是会发展成一种潮流,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

“四位一体”专卖店:“团购”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

记者把目标首先锁定在“四位一体”专卖店上。“四位一体”专卖店是指集专卖销售、特约维修、配件供应以及信息反馈于一体的专营商店。

记者来到一家马自达专卖店,几位导购正耐心地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疑问,记者向一位导购小姐表示想“团购”,并希望商家可以给一些优惠,回答:“如果是集体购车的话,与单独买车的车价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优惠。”当问到可否在车的内饰以及配件上给予优惠时,她表示也不会。与之相比,另一位导购员说得就更明白一些了:“现在不可能给你们优惠,因为目前我们的定单都已到三百多了,但是还没有货,而且,目前每天都有十几、二十的定单,因此即使是集体定货,也不会有什么折扣,原因就是货不够,要是货松一点的话,优惠一点还是有可能的。”

记者来到另一家专营大众系列的专卖店,听到了类似的话。当记者提出想团购捷达时,该公司的销售代表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团购的条件在捷达这款车上根本就不适用,首先捷达的利润就很低,再加上现在是购车高峰,没有那么多的货,压着的单子就很多了,团购不团购对销售商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个人买车,商家利高,团购就没那么多的利了。等过一阵子,货到了,我们处理完压着的单子,再说团购吧。”

一位专卖店的经理向记者坦言:“专卖店的车,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周到,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至于团购,倒不会拒之门外,而是怕没有那么多车给大批量的用户。”

零散销售商:接受“团购”

零散销售商与专卖店的区别在于,他们没有展厅,只是在交易市场的广场上租几个摊位放车,而且一般是兼营不同种类车型。

记者走进交易广场,假意要买一款宝来,车商立马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车的性能,当谈到价钱时,他说从他们这儿买比专卖店可以低三千元,而且还可以送车内饰,如果是团购的话,还可以再便宜两千元!

车商讲价如此爽快,记者乘机追问是何缘故,他告诉记者,比起专卖店来,他们成本低很多,那些专卖店要建展厅、维修站,每月要交房租、水电费,这些钱都是从车价里出的,而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额外支出,只交点场地费就行了,而车的质量和手续的办理和专卖店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就占个价格优势,薄利多销,像“团购”这样的买卖也一定会做。

想“团购”:三思而后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围绕团购的种种现象首先反映出汽车市场发展不成熟,未能使汽车销售实现完全专营化,一些“车虫”和部分兼营销售商的存在,阻碍了汽车市场向专营化方向发展,而这部分人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消失,因为他们也有一部分客户,也占领着一部分市场,比如对于团购,他们就比较主动,因此就为其生存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从这里买车其服务和质量终究不能与专营店相比。再一个就是,团购的发展要看市场,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商家的态度,尤其是专卖店。当供过于求时,是买方市场,团购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反之,供不应求时,是卖方市场,商家显然只做利大的生意,团购意味着薄利,商家当然不积极了。所以说,团购也该是伴随着供求曲线有高潮,有低谷。当前,很多专卖店表示汽车已到了供不应求的阶段,对团购自然是态度冷淡。老百姓想团购,最好还是先看准市场再决定,切勿盲目追随潮流。需要指出的是:买车并非短期行为,团购不光是为了图个实惠,售后服务更重要。因此,想团购,劝您三思而后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