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对我家来说是极不顺利的一年。然而,发生在“非典”时期的事情,又使我家感到今年春天无比温暖。除夕的前天,我84岁患有帕金森综合症的老父亲不慎摔倒,左手腕骨、左胯骨骨折,由于年事已高不能进行手术,只得在家卧床静养。3月底,我又被检查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动不便,住进医院。不久“非典”爆发,为避免交叉传染,医院劝我回家休养。
正当病中的父亲和我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的二儿子告诉我,他报名上抗“非典”一线,几天后就出发。
说实话,儿子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脑中确实掠过一丝不安:一是病中的我和父亲离不开二儿子的照顾,他毕竟懂得医学,更重要的是我深知儿子的决定意味着危险。但我没有阻拦儿子,我清楚每天以三位数字上升的“非典”患者等待着儿子去救护,他到抗击“非典”一线去,比在家里照顾我和父亲更有意义!望着儿子坚定的表情,我心里感到了一种莫名的骄傲,儿子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他身上熠熠闪光。
我的大儿子在抗击“非典”期间,除承担起父亲和我的全部工作,如期顺利地通过了首师大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5月23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了他答辩的现场的图片。
“非典”期间,我虽然腰腿痛得很厉害,但仍坚持参加学校安排的值班。这是在特殊时期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也是我惟一能做的工作。
最让我感动的是儿子上抗击“非典”一线后,街道几次要求派人照顾父亲和我,还送来了慰问品和慰问金。使我们全家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由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成千上万像我儿子一样的医护人员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