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判决书有了人情味

2001-06-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最近,上海市二中院在判决书中率先引入“法官后语”,如在一份婚姻家庭案件的判决书末尾写上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金钱无法代替感情,摈弃前嫌、真诚以待、重修亲情是本案当事人今后应深思的问题,也是须共同努力的目标。”一向面目严肃、有板有眼的判决书如今变得娓娓动人。

对此,一位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说,这种判决书改革模式值得借鉴。法律是严谨的,但同时也应富有人情味。像知识产权案件,很多情况下都是被告故意侵权,在判决书中,法官在依法裁判、充分说理之余,加上一段道德评判的“法官后语”,能起到警示侵权人的作用。

南京市玄武区法院调研室杨荣主任认为:案外人看判决书的极少,所以,在庭审中充分说理教育更为重要,这比判决书上寥寥数语的“法官后语”所发挥的宣传教育作用要大得多,另外再来上一段“法官后语”似乎意义不大。毕竟,裁判文书是法律专业色彩很浓的特殊文本,准确适用法律就是最好的道德评判。

江苏省高级法院的沈法官认为,“法官后语”可以在婚姻家庭、青少年犯罪等特定案件中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江苏法制报》2001.5.29潘青松 文)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