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武小华从小长在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手脚有残疾,不会料理大小便。去年12月,他在昆明近郊的农村有了新家和新“爸爸妈妈”。新“妈妈”天天熬骨头汤给小华喝,再加上常跟“妈妈”在田埂上活动,小华手脚利索了,性格也开朗了,喜欢唱歌、说普通话。
由于城市家庭寄养费用较高,福利院将此项工作放在离昆明30多公里的安宁市草铺镇4个富裕起来的村寨开展试点。福利院为孩子支付生活费,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到村里为孩子看病,了解寄养情况。(《中国青年报》2001.12.19)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