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批评可以不拘泥于文本。但是,无论如何,负责任的批评还是要依赖于大量的阅读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批评家不是先知更不是巫婆,他的思想和所提出的问题只能来自于阅读批评对象的作品。遗憾的是,在这个人心态浮躁的年代,一些批评家不是从文本中,而是从圈子和媒体的策划中,张嘴便说,无所顾及。他们心里只清楚究竟该捧谁、该毁谁。正是由于种种与作品无关的原因,阅读对于批评家来说已无足轻重。这样一来,批评的权力就被滥用了,其批评的水准和真实意图也就令人产生了怀疑。(《经济日报》2001.12.13)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