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认为:碑刻资料既反映区域社会和民间生活,也反映国家或地方性制度。它记载的是普遍承认的行为规范,可以反映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的心态。这些碑刻对研究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是一宗宝贵的财富。
对现在一些地方博物馆将所谓“重要的碑刻”收集起来,并抄录上面的重要内容的做法,赵世瑜等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从史料价值来看,所有的碑都重要,碑上的所有内容都重要。碑刻通常都成组,如随便移动,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就看不清了。
(《光明日报》2002.1.24 张小也文)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