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招生计划是根据什么制定出来的?该县的回答却是“根据办学能力”。
公办教育是国家投资的事业,动用的是国有资产,因此,它的“办学能力”应该全部用来服务于公益目的,而不能用来赢利。所谓根据“办学能力”来确定招生计划,就应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享有教育资源,因为这本来就是公共资源。像这个县一样,用抬高录取分数线的办法,人为提高入学门槛,然后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每人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捐资助学”款,造成贫困家庭的子女求学无门,这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中国青年报》2002.8.19)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