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著名清史专家戴逸首先提出建立“避暑山庄学”。他认为,避暑山庄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园林、历史、宗教、生态、考古、美学和艺术等众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为了揭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建立一门与多门学科相综合的边缘学科,应命名为“避暑山庄学”。因避暑山庄集中直观地反映了清代历史的方方面面,有的学者甚至用“一座山庄、半部清史”来形容避暑山庄的学术价值。(《光明日报》2002.9.18)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