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申遗”热,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青年报》刊登潘凤亮的文章认为,“申遗”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举,入选并不代表这种文化本身的价值就比别的高,只是因为它更亟须保护而已。我们在大张旗鼓“申遗”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以前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是非常不得力的。
《工人日报》发表署名黄哲雯的评论员文章说,审视目前的“申遗”热,必须警惕在所谓的“重视”背后可能暗藏的急功近利。一个剧种、一种文化,拯救是必须的,自救则是更为重要的。(《文艺报》2003.4.8)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健康丝路”为上合注入新动力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