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愿做“二世祖”的“太子军”

2003-05-2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李嘉诚与李泽钜(左)父子齐上阵siukwai摄影

近几年来,应对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人事安排,“职业经理人”这一名词新鲜出炉,媒体爆炒,一时好评如潮。然而与此同时,方太、格兰仕等家族企业的太子军们气字轩昂地披挂上阵,从父辈手中接过帅印,把企业打造得更加红火。

子承父业铸辉煌

24岁的张春元从父亲张庆其的手中接下家业,成为苏北三环公司有着3000多名员工的企业总经理。他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意味着这3000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庭的未来。早在复旦大学念书的时候,张春元就已经开着一辆帕萨特轿车往来于相隔近300公里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出席父亲为他安排的各种和外商见面的活动和谈判了。

2001年8月,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荣的长子徐永安被正式任命为总裁。有知情人士透露,徐永安此时的浮出,更多带有了徐文荣父子规范整个横店集团的运作、使其逐渐接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整合意图。其实,在此之前,横店集团资本运作的背后一直是徐永安在运筹帷幄,这已是整个集团公开的秘密。

永鼎集团的莫林弟在父亲的工厂里从16岁干到了34岁,才当上了总经理。父亲对他18年潜移默化的教育将使他享用一生。莫林弟1996年任永鼎集团总经理以来,公司创下了一项项骄人的战绩,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国科技兴农带头人和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而在家族企业太子军的阵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方太和格兰仕的两位“少帅”了。

在方太2002年新年酒会上,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第一次代表方太公司向公众致辞。“太子”终于走向前台,标志着方太公司新时代的到来。茅忠群初到公司时,很多职工只把他看作是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但在二次创业选择项目时,茅忠群显露出他的非凡的睿智,父亲的观点是上微波炉,茅忠群却认为抽油烟机更合适,市场调查结果证明,茅忠群的观点更正确。此外,茅忠群还主持策划了“方太”品牌,一举取得成功。要知道取“方太”这个名字当时有90%的人反对,但他还是定下了这个名字。起初茅理翔希望保持原来企业的名字“飞翔”。一向温和的茅忠群拒绝了父亲的建议,认为“飞翔”这个名字“过于俗气”。而他提出的“方太”也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争执的结果还是茅忠群占了上风,如今方太的名气比飞翔大得多了。

在2001年6月初进行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格兰仕的帅印悄悄易主,梁昭贤以CEO的头衔接过号称市场屠夫的父亲梁庆德的经营权杖。没有大张旗鼓的交班仪式,没有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业内也波澜不惊。时年39岁、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系的梁昭贤,在外貌上与其父颇为相像,由于跟随父亲打了十几年天下,在个性上小梁秉承了父亲严谨踏实的作风。与其它名牌企业相比,格兰仕一直强调的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因此即使是高层变动,也不曾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对自己身份的变化,重任在肩的小梁总表现得异常地镇定自若。格兰仕集团如今轮到梁昭贤续写乾坤了,战斗力很快显现。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帅印的梁昭贤向陷入梅雨季节久已疲软的空调市场,轻轻抛出了一枚令人瞠口的“烟雾弹”:买一台2900元的不锈钢豪华型空调,送一块价值2880元的“名表”;买一台500多元的包括小金刚在内的所有黑金刚系列微波炉,都附送总值高达400多元的赠品。此举,格兰仕号称整合了10个亿的资源。

与父辈相比,太子军有强大的精神、财富上的靠山,在磨砺、挫折面前虽然可能要显得娇嫩一些,但他们毕竟有了跌倒再爬起来的基础,风险系数、环境的残酷性都降低了。他们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多数拥有国内、国际两个舞台。他们所受的教育更为规范,知识结构也更为合理。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拥有的财富是父辈努力的结果,因此他们都在努力地用行动证明自身的价值。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之子鲁伟鼎说:“父辈们创造了过去,经历着现在,还将继续走下去;而我们这一代是踩着他们打下的基础、沿着他们开辟的大道前进,理应走得更好、更远。”

根深蒂固父子情

在中国,受几千年的丁亩、丁兵制和父子间家庭经济一体的影响,子承父业被视作理所当然。就家族企业而言,在对企业特殊环境的熟悉上、在对企业特殊的资源秉赋的继承上,其家族成员尤其是儿子与其他人平等竞争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为什么要将家业传给儿子、而不去聘用职业经理人呢?方太茅理翔的想法是:现在还不到完全否定家族制的时候。他认为,目前中国法治环境还不完善,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没有经过考验,在一个信用缺失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得下。既然我的儿子具备条件,我肯定要选择我的儿子做接班人。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法律也尚不健全,致使许多家族企业不敢去冒这个险。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他们无法相信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尹明善就有着异常惨痛的经历。最早同他一起创业的担任总经理的朋友有一天走了,他走的时候提了一箱子机密文件,几乎将力帆推向深渊。这个惨痛的教训,也正是尹明善出语惊人的原因:“让一个外人掌握你企业的技术核心机密,很危险;他完全可以随时拿走,造成企业不稳定。我国的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商业机密拿出去是正常的,不拿出去反而不正常,我只有靠家族才能稳定,家人背叛的可能性小,稳定的成本就低。”

经济学家钟朋荣用“保姆和太太”来比喻这一关系:请保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让太太轻松一点,是为了把家务料理好一点,但是如果这个保姆当了3天保姆之后也想当太太,那么,原来的太太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就不要请保姆了,免得出事。

中国人讲“龙生龙,凤生凤”。这一方面与遗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影响,主要是父辈开拓意识、冒险性格、吃苦精神对后辈的耳濡目染。在单一社会环境和相对封闭社区之中,那些有成就者其后代更有成就感,这既有来自亲属们光宗耀祖的巨大压力,还有邻里乡亲们的巨大期望。由于经济条件的优越和对教育培养的特别重视,子女获得了良好的教育,素质大为提高,甚至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子承父业既是“父望所归”,也是能力所至。

太子担纲能行吗

虽说当代家族企业的太子军并非当年封建王朝的“二世祖”,但他们中确实有一些人也在纨绔之列,躺在父辈财富的安乐窝里过着花天酒地的败家子生活。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约翰·伍德的统计,在美国,只有20%的企业能够顺利传到第二代,而能够传递三代的企业只有13%。剩下的公司则在儿子、孙子们的手中关门大吉,或者被迫卖给竞争对手。

一般情况下,第一代企业经营者久经风浪,因而处理各种事务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接班人可能是平庸之辈甚至是败家子,这样家族企业就很难发展,甚至毁于一旦。所有这些都是家族企业的脆弱性,只要浏览一下有关的商家发展史或名人传记,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中国还有一个特殊国情将在不久后的企业继承问题上显现——独生子女政策。在过去和现在,中国的家族中如果有几个儿子的话,很多家庭的父亲就会很谨慎地选择要哪个儿子来继承企业,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自动地由长子来继承,继承与否取决于业绩以及长时间的考验,看其是否适合于接班。如果今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那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更进一步地说,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的首席执行官、企业所有者的质量会随着总人口的下降而有所下降,极有可能是滥竽充数。这种探讨的潜台词是:谁能保证企业将来不会陷入只有“阿斗”可选的困境呢?

同时,“子承父业”的接班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后代都是最好的接班人。尽管在现实中,许多业主尽力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及商业经验熏陶,却并不能保证子女有从商的兴趣、才能。更为棘手的是,如果有多位条件相当的继承人选,那么权力的交接可能会导致家族利益团体的分裂,进而可能导致企业的分裂。结果上一代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毁在第二代、第三代的手上,正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尽管越来越多家族企业领导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不排斥引入职业经理人进入家族企业,但那往往是在确认子女都不胜任接班人职位后的无奈的选择罢了。

虽然梁庆德将自己的儿子梁昭贤定为接班人,但是,他强调,只要有更好的人选,他的班也可以由别人来接。如果你要问格兰仕的高层对此事的态度,他们的回答竟然和他们的老板一样。

2001年,格兰仕主管进出口的业务科需要一位科长助理,在初步圈定的人选中,一个是苦干多年的顺德本地人,另一个则是进企业刚两年的某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的高材生,两个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工作业绩都很出色。对格兰仕的用人原则不太了解的许多人认为,老梁总启用同甘共苦、相处甚得的乡亲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与老梁总非亲非故的高材生被选中了。梁庆德表现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的远见和开明。

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也并不主张子承父业,2001年6月14日,他向全公司下发了一道关于接班人标准的“手谕”,大致内容是:有德有才,大胆启用,大胆聘用,可以三顾茅庐,高薪礼聘;有德无才,可以小用,通过教育培训,视其发展而定;无德有才,绝对不可用,让其伪装混入,后患无穷;无德无才,可以不用,因为一看就知道,不易混入,但可让其自食其力。儿子伟鼎说:“父亲的‘手谕’是对群体而言的,我作为群体的一员,当然也在考虑之列。”

为了使自己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家族企业元老们开始重视对太子们的教育锻炼,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把子女送往欧美或当地的名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本领。为了使子女具备有适应商战需要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父辈对他们不仅不溺爱,相反往往是要求甚严。

李嘉诚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掌握现代科技,将两个儿子都送到美国留学。虽说作为亿万富翁的李嘉诚,完全可以派专人陪同儿子读书,花一笔钱使他们过得舒适,但他并没有这样做。次子李泽楷的零用钱,是他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做杂工、侍应生挣来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僮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李泽楷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除了学校学习,企业家们也非常重视子女的“实战”训练。子女学成之后,有的从基层做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有的先安排到别的企业供职,建立联系,学习别人的长处,然后再回来工作;有的则是让子女另起炉灶,自办公司,使之从中得到锻炼。

希望集团刘永行的儿子17岁便独自赴美求学,在美国南部一个有华人的小城市生活了多年,学成归来。集团在京郊密云,投资2个亿建了占地4000亩的南山滑雪度假村,媒体曾经热炒为刘永行选定的第二主业,其实那不过是刘永行给儿子的一次练兵机会。他的儿子在美国时迷上了滑雪,回国后极力说服父亲,于是才有了多元化投资实践中的新一页。刘永行很少过问南山滑雪场的事情,一应事项都甩给了儿子,他给儿子的任务是:学习、实习、锻炼、提高。

(《共鸣》2003年5月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