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门峡水库问题的启示

2003-11-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近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考察了渭河洪灾后指出,渭河变成悬河,主要责任就是三门峡水库。

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正式开工,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发电,二是挡沙。对此,理论界曾有过很重要的争论。时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的黄万里一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不断向上游发展,到时候不但不能发电,还要淹掉大片土地。但由于这个工程最先是地方官员出的主意,又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及一些国内及苏联专家的支持,所以黄万里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其结果是,该工程发电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挡沙的目的不但没实现,而且使位于大坝上游的渭河河床不断增高,洪水泛滥,造成关中平原50多万亩农田的盐碱化,在航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损失。

如果我们重新打量这件事,定会产生一连串的追问——一个工程是否应该上马,是从发展速度或树立形象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是否能为百姓带来福利这个方面来考虑?究竟是科学家说了算还是官员说了算?反对派的意见是否应该充分尊重?当我们一旦明白某个工程的论证结果、决策甚至建成后会存在缺陷时,我们能否在最快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杂文报》2003.10.2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