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国”

2004-10-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获此奖项的。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何祚庥直言,“非常之遗憾”。

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作为当年我国夸克模型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人员,何祚庥说,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曾与美国等科学家一样在国际前沿工

作,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发展势头非常好。我国在1965年率先提出了夸克模型这一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关键理论,而且,当时提出的关于颜色的概念已经很接近最后的结果。1966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在1965年―1966年期间,中国科学家还在继续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当时稍稍早于美国等一些国家”。何祚庥说。但是,随之而来的“文革”使所有的科研工作被迫停止,何祚庥被关进了“牛棚”。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这样一来,最重大的发现已经让人家发现了”,何祚庥院士毫不掩饰失落。

三位美国科学家从1973年论文发表,到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其间30余年的实验检验历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证明自己的研究结果正确之前,“冷板凳太长”,何祚庥说,数十年的科研,不是任何一个科研者都能够忍耐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基金能够支持的。

何祚庥还提出了他的另一个担忧:明年是我国提出夸克模型40周年,“明年何祚庥78岁了,做不动了,可是后来的人呢?”现在的年轻人坐不住,“喜欢弄钱”,能够忍受寂寞来搞研究又有研究能力的年轻人太少。所以,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我们的科研能力与科研人才都与国外差得很多。(《新京报》10.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