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复旦“面试”招生能否“破冰”

2006-04-0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6年,300名上海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通过“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

在复旦光华楼,150位面试教授分居150个考场,1185位学生分别走进相应的5个房间,每位学生分别在5个房间各进行15分钟“一对一”面试,全部面试结束后,教授们将进

行综合判断:此生是否能被复旦大学录取?

一位学生在面试时被问道:“对于医德问题,你有何看法,应如何避免‘红包事件’发生?”“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矛盾,你有何观点和看法?”

行知中学学生蒋林说,面试时,真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提问者不拘泥于课本,社会关注度的考察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要答好这样的问题,临时准备根本没用,面试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用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自3月2日复旦大学发布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改革方案以来,近6000位报名学生通过了申请资格测试,1208位学生入围面试,最终面试录取300名学生。这些被录取的考生,还须参加6月份的统一高考,高考成绩对录取结果不构成影响。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介绍说,复旦为此次录取改革做了体制保障和科学严密的程序设计,以确保改革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施行,整个录取环节将接受上级教育部门和媒体的监督。但是不少家长依然表示,面试教授的主观性较强,应该将家长代表也纳入监督队伍中,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说:“复旦自主招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集中录取制度,高考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录取手段。” (《经济参考报》4.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