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钞票”溯源

2006-11-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钞票”一词的应用,始于清咸丰年间。清王朝因镇压太平天国,军费开支庞大,为了应付财政困难,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5月推出纸币,先后发行了“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

“户部官票”又叫“银票”。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共五种。“大清宝钞”又叫“钱票”,以铜钱为

单位,面额为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和百千文8种,以二千文合官票银一两。民间将这两种纸币统称为“钞票”。

这两种钞票都是不能兑现的纸币,百姓不喜欢。因“户部官票”发行太滥,“大清宝钞”面额越来越大,形成通货膨胀,同治初年即全部停用,历时不到10年。但“钞票”的名称却一直流传下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10.2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