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访上海“群租屋”

2007-03-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上海浦东的盛世年华小区是高档小区,记者以租客身份跟随二房东王女士到她的群租房一探究竟。

这是一套145平米的三房,整整被分割成了10间出租。左右两排各四间房。进门一个小客厅,对着阳台又是两个小房间。钱女士分别开出800元和1000元月租的两间,800元的面积约5平米,1000元的也就大2平方米。

这时出来两位40岁左右的男子,王女士介绍说,他们都是上海海事大学来进修考船员的,考完试就走;阳台门里的租客都是女孩,一个是法国留学回来的,另一个是某公司的财务。

租客胡海波告诉记者,王女士是南通人,手上有好几套房子,仅盛世年华就有四五套。都是从人家手上租过来,再分割转租,“她很厉害的,广告贴到学校门口。这边离海事大学很近,不停有人来这里培训。”

从2006年房地产经历两次调控,有些投资客为缓解还贷压力想出这样的招数之后,群租开始被竞相效仿。

“谁想过集体生活啊”

穆成到上海三年,搬过四五次家。他现在住在万体馆附近,“说实话,我这里6个平方煤卫合用750元一个月,真的不值。但是你想,这里交通方便,又是高档小区,保安整天巡逻又很安全。”

“是不是因为大学刚毕业不久,还是喜欢集体生活?”记者问。结果穆成反驳:“谁想过集体生活啊,你不住群租房,市场上的一室户,交通好的,要1500元一个月,租得起吗?”

49套群租房源

1月22日,记者在徐汇区一家千岛咖啡馆,见到了一位“干大事”的房东,温州人姚哥。板寸短发,魁梧身材,像一个小有成就的老板。

姚哥手上有49套群租房源,客户有300多个!

49套房子,管理起来一个人显然不够。他手下雇了人,哪家灯泡坏了,马桶不好使了,跑过来修。他就开着摩托每三个月来收房租,不做其他事情。

姚哥说,他做群租也是逼出来的,“之前我是做外贸的,到上海根基比较浅就开始炒房,一帮老乡朋友有买进的,去年六七月份,市场不好了,还贷压力很大,皮鞋厂也押进去了。后来一起喝茶,就说分割出租试试,就交给我了。现在他们贷也还了,过得很好。”

姚哥不肯透露他到底一套房子能赚多少钱,只说毛利率100%。因为姚哥的房子全部在徐汇区,记者给他粗略估算一下,49套房子,一年净收入100万元。

小区居民的烦恼

前些年,行健职业学院老师赵宇清在闸北区柳营路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2004年8月,她把房子租给一个小伙子。一年多后,她接到物业打来的电话,说邻居意见很大,“我去看了,80多平方米没有分割,而是上下铺,居然住了20多个男男女女。再找以前的那个小伙子已经找不到了,他做起了二房东,把房子租给小区附近饭店做集体宿舍。年轻人,精力很旺盛的。有时候把家具搬出来,在外面吃饭啦,半夜唱歌啦;有时候到走廊里打电话,很大声的;吃完东西,饭盒就放在走廊里。”

居民还反映,因为人多,水电煤超负荷运转都是安全隐患,还会引发盗窃、强奸、卖淫嫖娼等行为。

500万流动人口何处栖居

作为上海本地人,赵宇清对于群租的看法也会自相矛盾,“有时候挺同情他们的,赶走他们去哪儿?但是干扰了你的生活,又觉得挺可恨的。”

盛世年华居委会筹备组袁书记说,群租,到底归谁管,还没有个定论,“现在是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在管,租赁的问题又是要房管所来管,外来人口管理又归公安系统管。说群租是家庭旅馆,是经营行为,又归到工商那里去了。”

工商部门认为,承租者将房子承租,就应该有营业执照,否则就是“地下旅馆”,就应依法取缔。但是,不取缔,显然又是默许了群租。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群租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房价过高引起的。上海流动人口已经超过500万人,他们的居住问题如何解决,是政府目前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5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