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飞行员百万“赎身费”的背后

2007-10-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辞职后生活艰难

彭业明曾是海航波音767的一名机长。2006年1月1日起,他和另外11名飞行员先后从海航辞职,但海航并不同意。自递交辞职申请后,海航每月就只发给他们几百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这和他们辞职前30万元以上的税后年薪相距甚远。

彭业明如今在老家租了一亩菜地

当起了菜农,用他的话说“种菜,也是节约开支的一个方法”。由于飞行员大多是家里的唯一收入支柱,这些“飞人”的家庭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这种经济困境持续到什么时候,没有人知道。彭业明说,海航方面要求他们赔偿数百万元培养费,在这个问题上,双方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近2年。

今年9月,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彭业明赔偿海航180余万元。这个官司看似终于要有了结果。可10月23日,海航又提出上诉,官司也就再次拖了下去。

停飞荒废自身技术

除了经济困境,让这些飞行员更难受的是,他们已经在家闲了一年多了。

彭业明介绍,从一名飞行学员晋级到机长或者飞行教员,一般都要花费7~9年。学员从飞行院校毕业后,成为飞行学员。在通过地面训练后,可以跟机担任副驾驶。副驾驶工作几年后,优秀人员才可报考机长,而后再从机长晋升为飞行教员。可以说,每一名机长此前都付出了很多成长的代价。“但现在眼看技术就要荒废了。”

之所以不能飞,彭业明解释说,民航有关规章规定,飞行员辞职纠纷未解决前,不允许在其他航空公司执勤。但同样还有一个规定,“停飞23个月后,飞行员执勤原机型的,必须重新培训、考核。”

也就是说,一个月后如果还是不能飞行,他就要重新培训、参加考核。

飞行员培训费之争

培养一个机长,究竟需要多少钱,这是12名飞行员辞职之所以陷入僵局的关键。

据辞职飞行员介绍,所谓的培训费,全凭航空公司开口。2005年,民航总局曾下发过文件,飞行员的初始培训费为70万元,每年递增20%,最高计算10年,即最高补偿费不超过210万元。

而海航则向每名辞职飞行员索赔600万元左右的培养费。他们的算法是:违约金82万余元、培养补偿费599.5万元。海航解释说,前者是以彭业明辞职前的月工资数额为标准,乘以彭退休前的可工作年限;后者,则以民航总局确定的210万为赔偿底线,向上叠加了模拟机重训费用、重置成本等。

海航称辞职损害公司

海航方面表示,飞行员辞职,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

一审判决时,海航称,有个别接收单位怂恿飞行员以辞职的方式流动,才出现现在的状况。所以海航建议法院维持现有的劳动关系,制止个别单位的不当企图。

“索赔,只是一个手段。通过各种程序拖延时间,才是他们的目的。”同样提出辞职的飞行教员祁鸿路说。打官司之前,他们曾申请过劳动仲裁。海航一开始也按民航总局文件规定提出了210万赔偿费、70多万元的违约金。但仲裁委员会支持了海航的赔偿要求后,海航却提出上诉。

“后来一开庭,莫名其妙地追加到了600多万元。我们就明白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警告其他想辞职的飞行员,令他们不敢生出这个念头。”

转会机制亟待建立

“供求失衡,加剧了航空公司与辞职飞行员之间的矛盾。”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2004年,国内航空业向民间资本放开,国内涌现出数十家民营航空公司。这些航空公司为了吸引飞行员,动辄就开出了四五十万元的年薪。

“所以在目前的供求关系下,国有航空公司不敢开闸,放走一个,就会有更多的飞行员提出辞职。”他说,目前,绝大多数飞行员辞职,最后都通过法院解决。

“遗憾的是,这种解决方式的时间成本太高,基本上都在一年以上。让这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员荒废技艺,是双方的损失,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他建议,可以由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一个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民间机构,来协调飞行员的转会问题,“标准上统一、程序上从简、时间上从快。”(《京华时报》10.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