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的春天》诞生秘闻

2008-03-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可以看成是改革开放的序幕。“会议载入史册,是邓小平那石破天惊的讲话。”那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纠正了几十年来对待知识分子的“左”的倾向。

会期已近尾声时,华国锋在大会上也发表了一篇讲话,但他并没有采用

文件起草组给他准备的那篇讲稿,而是用另外一班人马给他起草的讲稿。通篇大谈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跟邓小平在开幕式上所作的那篇旨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令人振奋的讲话,基调完全不同,大家听了十分惊异和郁闷。

“如果会议在郁闷的气氛里结束,效果会不很好。”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今年78岁的胡平说,会议筹备组领导就想再请一位有分量的人再作一次讲话,掀起新的热情。

最后,领导决定请郭沫若来讲。他是中科院院长,又是人大副委员长,还是诗人,由他来讲很合适。

童大林提出,请人为郭沫若起草一个讲话稿。

找谁呢?胡平想到了诗人徐迟,因为诗人与诗人有相通之处,加之徐迟写过《哥德巴赫猜想》,对科学家也比较熟悉。胡平的想法得到一致的肯定,并派胡平去找徐迟,徐迟欣然答应,并表示次日就能取稿。3月27日下午,胡平再去友谊宾馆,徐迟如约交稿,约720字。

徐迟的稿子浪漫且分散,适合在杂志发表,却不适合在会议上宣读。而且没法改,只能重写。再找人已经来不及,起草组商量,自己动手。

你推我,我推他,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说:“由老胡来写吧!”大家都表示同意,胡平难以推脱。在京西宾馆的文件起草组很嘈杂,胡平决定回家去写。

胡平夹着一个书包,坐上公共汽车回家。他找了一个靠窗户的座位,坐下闭目沉思。偶然睁开眼睛,突然看到窗外的柳树已经成荫。

胡平心里一怔:“春天来了!”

半年多,一直住在京西宾馆,他对外面的世界,已经有些陌生、淡薄了,是窗外的绿意又唤起他的敏感。

“这个春天真的来得恰逢其时啊!”在胡平的心里,春天已经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而是全国人民苦尽甘来的春天,是知识分子的春天,是科学的春天。

就写春天!题目就叫《科学的春天》吧。有了来自春天的灵感,在车上,胡平开始构思,并用铅笔把想到的内容简单记下来。

回忆起当年起草讲话稿的过程,胡平说,思绪就像流水一样自然流淌。既有过去的悲苦,也有现在的心花怒放,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还缺少一点诗情画意,他又加了最后的一段话:“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写了一整夜,晨曦中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胡平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按时把稿子送到了起草组。

童大林、吴明瑜都觉得稿子可用,又经过吴明瑜仔细推敲,做了个别文字上的润色修饰,就定稿了,并立即打成清样,送给郭沫若。

郭沫若躺在病床上,仔细阅读稿子,脸上露出笑容。他要了一支笔,在个别句子上加了“有限”、“无限”两个词。

大会闭幕时,《科学的春天》由播音员当场朗读,会场内响起了连绵不断、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新京报》3.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