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对药品生产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那些没有获得国药准字批号的“疑似药品”,就冠以“食字、健字、消字”等批号“傍”上名牌药品“曲线上市”。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些药店里发现,仿药食品如板蓝根、夏桑菊和普通药品一起摆放在货架上。问:“这夏桑菊不是食品吗?”售货员“讲解”:“只要疗效好
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审批周期较短,“疑似药品”销售价一般是成本价的10倍左右。北京某三甲医院任职的朱医生告诉记者,“疑似药品”一旦被消费者误当药品食用,就有可能延误病情,危害健康。 (《市场报》4.30)
[值班总编推荐] 用你我的匠心,托举起繁盛的中国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 ...
[值班总编推荐] [社论]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劳动铸就中国梦
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