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梁羽生:宗师辞“江湖”侠影留人间

2009-02-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月29日,著名武侠文学作家梁羽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因病去世,享年85岁。31日,在葬礼上,与他同样享有盛誉的作家金庸送去挽联表达敬意:“悼梁羽生兄逝世。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
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梁羽生与金庸、古龙并称“武林三绝”,他的武侠小说曾盛极一时,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萍踪侠影》、《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深受观众喜爱。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生于广西蒙山一个书香门第。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念国际经济专业。

梁羽生与武侠小说结缘,实属偶然。1954年,还是一名普通报纸编辑的他,应好友《新晚报》总编辑之约,硬着头皮创作了报纸连载小说《龙虎斗京华》,不料一纸风行。他笔下的“侠、史、诗、情”,充分发挥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金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

他生前最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才是目的。

“梁羽生笔下的大侠,具有爱憎分明的是非立场,艰苦奋斗的侠义作风,文武双全的过人才干,大义至上的高尚爱情,已经成了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评价说,新派武侠小说如果没有梁羽生,那就好像《三国演义》里没有关羽一样,好像《水浒传》里没有武松一样。说得实际点儿,如果没有“开山立寨”的梁羽生,也就不会有后来应运而生的新派武侠的“真命天子”金庸。

电影导演张纪中评价说:“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金盆洗手”,到悉尼与子女团聚,本应颐养天年的梁羽生始终不肯闲下来。2008年,他荣获澳大利亚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晚年多次点评金庸

曾几何时,梁羽生和金庸的关系,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此,梁羽生几次在悉尼公开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梁羽生晚年也多次评点了两人写作上的不同。称“金庸写‘恶’、写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邪派比写正派成功,《书剑恩仇录》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张召重,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彩,但写好人君子,段誉啊,不够精彩。我自己写邪派怎么样写,都不够金庸那么精彩,我写名士风流比较有一手。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好的,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了。”

(《人民日报》《世界新闻报》2.2、3 吕绍刚 陈枫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