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证据的瑜伽伤痛

2010-03-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我国,一些人因练习瑜伽受伤。然而,让这些受伤者尴尬的是,无论是严重的瘫痪还是腰椎间盘脱出,在医学上,他们很难获得支持。

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瑜伽,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到底是什

么呢?

在上海少妇郑欣媛看来,可能是自己那场疾病的开端。

昏暗的灯光下,郑欣媛尽可能地将那双僵硬的腿伸直,让双手抓住脚,头尽量地靠近膝盖。这是瑜伽体式中最基础的一招,虽然郑欣媛已经练习了大半年,但是她还是掌握不好。

黑黑瘦瘦的印度瑜伽老师走过来,又将她的背向下压了压。这个力度,在他看来,只是微乎其微,有时他甚至会在学员的背上坐一下,用力地校正学习者不到位的姿势。但郑欣媛回忆说,“我感觉有些难受。我那时就打算以后尽量不上他的课了。”

意外的瘫痪

郑欣媛被瑜伽吸引,最初只是来自一次体验课。2007年10月,在她居住的上海浦东大型社区――证大家园,一家瑜伽馆开张了。这家瑜伽馆虽然位于小区内,但装修并不简陋,印度风格的挂饰和柔和的灯光,给人神秘而又温暖的感觉。不爱运动的郑欣媛,上了一堂体验课后决定正式报名。与一些目的明确的瑜伽修炼者不同,她只想出出汗,锻炼一下身体。

她的练习强度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拜日式”是她经常做的体式。“就是去出下汗,又不要练成什么样子,看到中级班他们的动作,我害怕,不敢做。”郑欣媛回忆说。

很快,郑欣媛便喜欢上了瑜伽,“音乐一放,老师用很轻柔的声音说话,确实让人很享受、很放松”,她甚至给丈夫季平和14岁的女儿也都办了卡,一家三口以每周2~3次的频率练习。

在一年多的时间中,感受到瑜伽魅力的郑欣媛,和丈夫不止一次地向朋友推荐这项运动,根本没有想到与瑜伽相关的“运动伤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009年1月,郑欣媛开始感到腰部酸痛,便停止了瑜伽练习,但也没把这太当回事。两周后,她的左小腿外侧出现麻木,直到一天清晨,她发现自己不能下床――“瘫痪”了。

丈夫季平把郑欣媛送进了上海长征医院。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郑欣媛的腰4/5椎间盘脱出,左侧神经根严重受压,硬脊膜及马尾受压……

郑欣媛接受了“腰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4颗合金钉和其他金属附件将固定在她的体内伴其一生,而治疗过程花费近10万元。

郑欣媛出院后,季平将妻子受伤经过发在了小区论坛上,想警示一下瑜伽练习者,但没具体指出瑜伽馆的名字,随后,便有两名业主跟帖说,他们也在练瑜伽期间脊椎出了问题,但不能肯定就是因瑜伽练习导致的。

在网上搜索,季平惊讶地发现,“瑜伽受伤”这个关键词,居然搜出56万个帖子,一些瑜伽练习者都出现过和妻子类似的脊椎损伤,有的甚至导致瘫痪,而“练瑜伽”是他们共同的经历。

证据不足的“运动损伤”

郑欣媛的悲剧,同样发生在同龄的李丽身上。

36岁的李丽,2003年便在深圳开始练瑜伽,因为有舞蹈功底,很快学完初级体位的她,在教练的鼓励下开始尝试高级动作。2006年,李丽在一次咳嗽后忽然感到腰部剧痛,经医院检查,她的腰椎损伤。

“医生直接问我是不是练瑜伽,说不久前接诊过一个病情相同的瑜伽老师。当他说出这瑜伽老师的名字时,我就呆住了,这个老师出过瑜伽书籍和光盘,还指导过我们排练瑜伽表演节目。”李丽回忆说。

四川姑娘王依,则是因为想治好失眠,买了一套瑜伽教材在家自己练习,“上面只说了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宜练习,没有提示可能会关节损伤。”

两个多月后,王依因为腰痛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腰椎间盘突出。“我也难以证实究竟是不是瑜伽造成的,看了很多资料,发现很难说清,希望有人能拿出医学上的权威研究,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

让这些受伤者彼此相识的是一个网名为“半路”的人,他在天涯、网易博客上发表的帖子,将瑜伽与他们的伤情联系在一起。

39岁的“半路”真名为程松峰,在河南南阳从事养殖业。2006年,寄居深圳的程松峰,偶然来到一家瑜伽馆,看到正在招教练,便好奇地报了名,虽然没有教练资格证,但是他还是被轻松录取。干了几周后,程松峰发现,很多瑜伽体式与自己之前理解的中国传统养生体系和运动理论有矛盾之处,同时,他也发现一些瑜伽教练身上都有伤。

从那时起,他便把自己论述瑜伽危险性的文章,发到论坛和博客上,从瑜伽起源的不科学到商业化推广的种种弊端,但这些言论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他的博客也被关闭。“现在的瑜伽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他们的公关手段也很强大。”程松峰这样解释。

“伤患者索赔很困难,自身处于弱势,另外,也很难在技术上把受伤原因解释清楚,缺乏证据。”在程松峰印象中,“只有无锡一位伤者索赔成功。”

同样,郑欣媛夫妇也从没有直接上门找瑜伽馆方面理论此事。“我找过律师,但分析下来,律师认为如果打官司,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法院调解,对方可能只赔个两三万元,打官司成本也差不多这个钱了。说到底,我们手上没有能直接证明瑜伽致伤的证据。”季平郁闷地说。

错位的瑜伽

瑜伽在梵文中本意为“联接”,有天人合一的意思。它通过体式的习练和呼吸控制来平衡身体,通过控制身体,最终控制精神、意志,使练习者安定、喜乐。当瑜伽这脉精华走出印度,开始传播,它的本来面目也开始一点点转变。瑜伽的推广者需要让受众看到的是可以量化的效果:比如体重、睡眠时间、身体状况等,他们渐渐只截取其小部分功能告知消费者,更多的人觉得瑜伽是一项健身运动。

对于郑欣媛、季平的难题,上海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陈世益爱莫能助,“如果不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现在还很难把瑜伽作为这些受伤个例的致伤原因。任何运动都有运动损伤的风险。为什么是这些人受伤?一种可能是这些受伤者本身就不适宜做这类运动,也有可能是运动超出了生理极限。”

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贾连顺认为,瑜伽不宜被提倡和推广,运动幅度和自身年龄,都是瑜伽练习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30岁以上的人已经不宜进行瑜伽训练。因为“成年人的韧带和骨骼结构都已经发育成熟,再去练一些要求肢体柔软的动作,关节特别是脊柱关节,往往会造成损伤。”

对于众多瑜伽受伤者遭遇到的举证难题,贾连顺说:“研究瑜伽的运动损伤,要得罪太多人,一是经营者,二是崇拜者,所以,没有什么人去做研究。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醒练习者,一定要先做好准备和防范。”

出生在台湾,经过中西医学院训练的黄宗隆,目前是一名在上海执业的中医师,尤擅中医正骨术,同时也在教授中国传统养生术。他对瑜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看法与前面两位西医专家稍有不同,他说:“即使正确的练习,瑜伽也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让健康人达到更好的状态的,如果身体本身就有不健康的地方,瑜伽就可能起到雪上加霜的效果”。

(《南都周刊》3.1 单崇山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