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袍:独立的象征

2002-01-10 09:32:00 来源:书摘 贺卫方 我有话说


   1999年最高法院决定由大盖帽、军警式制服变为法袍。应当说,真正促使我们换服的动力来自于司法机关内部,随着司法界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那身军警式制服让我们的院长们以及法官们越来越不自在。现在,总算改了过来,实在值得庆贺。
  
  法院是现代社会中最讲究仪式的地方。我们常常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美国人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递一个名片要用两只手。这么轻的东西,一只手就行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我们常常忽略在中国古典社会里,所谓礼不仅仅指对人要有礼貌,更重要的是仪式。比如婚礼,我们今天有时候两张单人床往中间一凑,这在古代是绝不允许的。比如葬礼,一个国家领导人去世了,要由四个士兵抬着棺材走下来,士兵的胳膊都甩得很大,表示一种礼仪。
  
  英国的宪法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非常实用的层面,另一个是非常仪式化的层面。其中华丽的层面,比如英国国会开会的时候仪式化的东西给人的印象非常深。上下议院要开一个联席会议的时候,通常是下议院的议员到上议院去开会。开会的时候并不是像我们这样,代表人三三两两走向人民大会堂,边走边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笑声)不是这样的,一定是下议院的议员们在下议院集齐,然后上议院要派一个人过来叫他们,来的人穿着非常礼仪化的衣服,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权杖,走到门口以后,敲门三声。门上有个小门洞,里面的人要把门洞打开,往外看一下,问“来者何人”(笑声)外面的人回答:“黑杖典仪官到此,引领下议院议员开会。”然后里面那个人一定要朝典仪官身后看一看,确认后面不是跟着士兵来抓议员,然后门洞合上,大门开开,下议院议员们鱼贯而出,到上议院开会。直到今天,这样的礼仪还得到严格的遵守。过去某个时期,国王曾派出军队跟黑杖典仪官把下议院的议员都抓起来,后来就发展出这样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