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说了句什么话?

2002-06-10 09:32:00 来源:书摘 田树德 我有话说

1997年6月18日,北京电视台举行智力竞赛,节目主持人向参赛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说了句什么话?
  
  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参赛者回答说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有的参赛者则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而节目主持人最后宣布标准答案时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了两句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翻阅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消息,可看到开国大典是这样报道的:毛主席登上天安门不大一会儿,林伯渠秘书长就宣布典礼开始。接着,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根据此报道,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只讲了这样一句话。而是否还说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呢?当有人问当时负责采访和报道这次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李普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的新闻,我和李千峰一起承担这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成立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9月21日至30日举行,这次会议的召开就被称为“开国盛典”,这点可以从当年全国各大报上看到,可见那时人们对这个会议多么重视。我们两人作为这个会议的工作人员,属于新闻处,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
  
  前年有人突然问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不是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上说的,我一时做不出肯定的答复。静下来想一想,这件事其实很明白,这是他在政协开幕词中说的。开幕词大气磅礴,情文并茂,标题就是这句话。这篇雄文曾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0月1日在天安门上他宣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不用任何抒情的词句,这件公文当天就由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照会了世界各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而没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由此可见,上述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有误的。
  
  针对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所说标准答案的错误,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现场担任播音任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于1997年10月10日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进行纠正。她严肃批评说:
  
  当我看到6月18日的节目时,我简直想马上就打电话给电视台,但当时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不可能打电话。第二天我立即给电视台台长写了封信,反映了这个问题,希望在下周播这个节目时做个更正,以挽回错误影响,但这封信从发出到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
  
  也许我这个人太认真、太较真。我认为毛主席在那样重要的时刻,那样重要的地方宣讲那样重要的两句话,应该准确无误地传下去,不能以讹传讹。我的记忆力近年来已经差了很多,但是对当年毛主席说的这两句话,我不会记错。因为:第一,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时,我和齐越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实况转播,我们站的地方距离主席台只有十几米,当时的情景终生难忘(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还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我手头保存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讲话录音。这些年写开国大典转播情况回忆时,我听了不少次录音。第三,我保存了1949年9月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专刊”,毛主席在当年9月21日致开幕词的全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白纸黑字印在其中。这些史料是没有错误的,所以我肯定说我不会记错。

  
  丁一岚的回忆,同样证实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只说了一句话,即“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摘自《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价:18.00元。社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邮编:100708)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