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 架

2003-01-10 19:15:00 来源:书摘 程丹梅 我有话说

“在争夺中,没有什么倒霉可言,冲突总会和平解决,这些小孩子必须自己去学。”
  
  ——摘自一个德国教育家的话。
  
  Leo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被麦克给打了。
  
  麦克是幼儿园“蹦蹦球”小班里个子最矮的一个男孩子。或许是因为最矮,他就觉得应该显示一下他并不是最没有本事的,而且也谁都不怕。越这样想,就越发地逞能,这也是孩子常有的小心思,不能提到恶的程度上。
  
  可是他确确实实地把Leo给打了,是用石头打的。Leo形容说,他们正准备从花园进入活动室,走到门口时,麦克从后面扔过来了一个大石头,正好打在Leo的后脑勺了。我看了看,有一点红,不像是Leo说的那样的大石头给打的,否则早就起一个大包了。
  
  但是Leo坚持说是大石头,他比划那大石头足有一个皮球大。我觉得真好笑。
  
  我安慰他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说很严重,必须我第二天再送他到幼儿园时警告一下那个“小家伙”。Leo这么称呼他的同班小朋友。
  
  我说,麦克跟妈妈不是一样的年龄,Leo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他自己应该对麦克说打人不好,而且应该告诉麦克,他Leo也有拳头,也会还击的。Leo听了,说好,如果麦克再打人,他就这么做。
  
  第二天,Leo回家又说麦克了。“他又拿沙子扬我的眼睛了。”
  
  这次我问:“跟克劳迪亚说了吗﹖”克劳迪亚是Leo小班的负责老师。
  
  “没有。”
  
  “为什么﹖”
  
  “因为她看见了。”Leo说。
  
  “然后呢﹖发生了什么﹖”
  
  “她批评麦克了,然后麦克就住手了。”
  
  “这就对了。有克劳迪亚管着就行了。以后再出现这个问题就去告诉老师。”我的回答Leo还算满意。
  
  “这不是挺好﹖可为什么孩子不去主动告诉克劳迪亚呢﹖”我对Stefan说。
  
  可Stefan却不认为告诉克劳迪亚是好主意。“我们小的时候在学校里,最讨厌的就是总告状的家伙?”他带着一点回忆说。可见他那时也不是个乖孩子。“再说,老师负责看护的不光是你家的孩子,她有十几个二十几个孩子需要照顾,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去告状,那老师还不烦死了。而且,你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告状,你烦不烦﹖”
  
  也是。有一次Leo的小朋友拉斯来我们家玩,一个上午都在缠着我,让我陪他玩,因为他说Leo总不让他玩他的玩具。“Leo不给我他的狮子?”“Leo没同意我爬他的滑梯?”“Leo说他当警察却让我当小偷?”……
  
  我的脑袋当时确实大了。
  
  可是,不告诉老师,也不能总让麦克打人呀?得想一个办法,或者告诉他的妈妈。
  
  以我的礼貌态度,我相信麦克的妈妈会以礼相待的。
  
  这么想着,又送Leo到幼儿园。还没等进门,就碰见Leo小班的其他小朋友的母亲。木瑞斯妈妈跟我互相问候了之后说:
  
  “听说麦克把Leo打了,他也把我们家的孩子踢了一脚。”
  
  菲利普妈妈听见了,也插话:
  
  “真奇怪,麦克是这个小班最矮的,这个小不点儿倒把我们家的大个子给打了。他整个是一个小皇帝!”
  
  和妈妈们一沟通,才知道,并不是Leo一个人身受其害。但是,没有人去多说什么。
  
  而且这时真是说曹操曹操到。麦克的妈妈正带着麦克来了。而且,还没等我张口,麦克的妈妈就先说话了:
  
  “我已经听说了,麦克用石头把Leo的头给打了。怎么样﹖真对不起?”人家还挺客气。
  
  可我总不能说“没关系”,因为打人确实不对,于是我说:“是的,Leo也和我说了。”然后我看着躲在妈妈身后的麦克和蔼地说:“小朋友最好谁也不打谁,友好地在一起玩。对不对﹖”
  
  麦克看看他妈妈。我发现,他其实挺可爱的,圆鼓鼓的脸,金黄色的头发,小而细眯的眼睛。我说过,他是“蹦蹦球”班里个子最小的,但他的年龄却比Leo大。因为是他父母年纪大才出生的独子,所以不免有些娇惯,即便到了幼儿园,也还带着他的心爱玩具袋鼠。而且那个大袋鼠袋子里的小袋鼠总是不断地掉出来,麦克就重复地放进去。
  
  我说的话,麦克妈妈表示同意,而且,紧接着,她对Leo说:“下次麦克再打你,你就同样地还击他!”
  
  这话我听上去不免有些吃惊。因为这无疑该是我在家里对Leo说的,但我却没有说出来,反倒被她给说了。我记得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家长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不少人认为孩子没必要做个小绵羊受欺负,应该教会孩子自卫和勇敢。那时,这种观点被认为是西方式的教育方法,我也是赞同的。因为事实上,以礼貌对待不礼貌有时是行不通的,就像是“秀才遇见兵,有口说不清”,还不如以牙还牙来得痛快。
  
  眼下我确实体会到了西式教育方法了。虽然我还判断不出她是否真的希望这么做,但是,她却真实地说了。我看见Leo抬头瞧了瞧我。他肯定不明白为什么麦克妈妈叫别人打自己的孩子。或许他没有这么复杂,只是认为所有的妈妈都是正义和公道的。我注意了一下Leo的表情,他还真的像得到了许可。我担心他该放开了打了。妈呀,千万别打开了群架就成!
  
  傍晚我去接Leo。
  
  当我还在走廊里,快要到“蹦蹦球”小班的门口时,我听见了克劳迪亚的声音:
  
  “谁教你们这样打群架的﹖”
  
  一个声音:“是他先推我的,他把我推了一个跟头!”
  
  我的天,是Leo!他说的果然又是麦克。
  
  克劳迪亚:“然后你就去推他﹖然后他再推你,你再还击﹖”
  
  “是。”Leo挺有理地说。
  
  然后我听见克劳迪亚在批评麦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时我走进了门。屋子内一片寂静,只有孩子在地毯上玩拼插玩具的声音。克劳迪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是呀,克劳迪亚每天都要教训一些孩子,她没必要把教训的内容告诉每一个家长。我觉得她这么做很有道理,不给孩子增加负担,也不让家长担心。解决孩子的问题是她们的职责,至于怎么解决是她们的权力,做家长的最好也别去干涉。这样,双方都处在独立的地位上。很合理。
  
  果真,Leo扑进我的怀里,很快乐,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德国儿童研究家Becker女士在她的一本著作里对孩子打架并不认为是严重的事情,她说,“挨打的疼痛与撒谎和偷窃相比是截然不一样的性质。”“冲突来了,家长别马上说:快别这样?”她还认为:“看程度和年龄,孩子要学会对事情的结果负责。他们需要自己去解决,而且慢慢地已经学会了用哪些方法去解决矛盾。”
  
  几个星期过去后,我最后一次听Leo说起他们小班打架的事:“是这样:麦克打了丹内斯,我帮丹内斯的忙,因为我是他朋友,我把麦克给打了,后来麦克来打我,用拳头,然后,木瑞斯把麦克扔到沙坑里去了,因为木瑞斯是我的好朋友,他总帮我。现在木瑞斯最厉害……”
  
  又过了几个星期。我无意地问起:
  
  “你们在幼儿园还打架吗﹖”
  
  Leo好像很稀奇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接着玩他的小火车玩具,不那么感兴趣地嘟囔道:
  
  “好长时间不打了。你觉得没有意思吗﹖”
  
  “不,不,这样最好?”我连忙回答。
  
  (摘自《谁送宝贝去睡觉﹖——中西家庭教育比较实录》,作家出版社2002年6月版,定价:13?00元。社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02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