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立秋后虽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以后,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节气简介

  “秋老虎”很凶猛 立秋养生要注意

  立秋养生还应因地制宜

立秋的历史风俗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毫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武林旧事》中则有:“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这天则有迎秋的仪式,据《梦粱录》中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详细

详解立秋节气小常识

  古代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即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但还些地区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之说,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即“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详细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农谚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通常立秋这一天该吃什么食物是十分讲究,并且有说法的。
  立秋宜吃瓜。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通过吃西瓜“啃秋”是每年南京人迄今不曾改变的习俗。相传,明朝时期,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久而久之,入秋时节多吃西瓜也就成了南京本地的习俗,除了防止干燥,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凉爽的秋天到了,为了弥补入夏以来的亏空,通过吃炖肉将夏季身上掉下的膘重新补回来的方式就是常说的“贴秋膘”。相传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秋风一起,不少人食欲大开,选择吃些炖肉、烤肉、红烧肉来以肉贴膘呢。
详细

立秋“贴秋膘”

  立秋后养生应注意润肺养胃、祛暑滋阴

“贴秋膘”必看4大禁忌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贴秋膘”进补不可乱补,应特别注意,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贴秋膘”的4大禁忌。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详细

立秋养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