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过"美国时间"
张淼 

  2006年是我在报社的第三个年头,是我三年里工作最忙的一年,也是我认为24年的生命里过得最快的一年。

  仅有的三年都在总编室要闻版工作。夜班的编辑工作是枯燥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新鲜感。但是,再无味的日子回忆起来也有触动神经的细节,在2006年的工作中,有些事让我一回想起来就"神经过敏"。

  2006年11月20日至26日,胡锦涛总书记出访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这一周,我完全实现了在北京过"美国时间":晚上9点上班,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下班,回到家洗澡、喝牛奶、看电视早间新闻,上午9点左右上床睡觉,下午5点起床、喝咖啡、看报纸杂志,晚上7点吃饭,9点上班。整整7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吃一顿饭,自己都得夸自己不得了。可是就是这不寻常的一周,让我和我的同事变成了战友,让我对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和我的同事是一个团队,纸媒的夜班编辑工作讲究的是默契和合作。任何一个人的不认真、没有时间观念都会影响到整个工作流程和版面质量,进而给报社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11月25日,我早上快7点走出报社,准备回家,看到路上堆满白雪。在有灯光处仔细一看,雪如鹅毛似的,无声无息地下着,2006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诞生了。一个人站在报社门口,突然觉得心里很苦,一个女孩子上这种颠三倒四的班,到底为了什么,心里一颤眼睛就湿润。我决定走一会儿。在路上,寒冷的风迎面吹来,心情好了很多,反而不觉得冷了。冬天的早上此时刚蒙蒙亮,路人匆匆忙忙,或赶着去开工,或像我一样刚收工。到了家门口,正在手袋里找钥匙,保安马上帮我开了门禁,推开了单元门,右手指着左手的新京报笑着对我说:"又忙一宿吧!没你们,我们还真看不上早报。"(这个保安始终弄不清光明日报和新京报的关系。)我在这一瞬间明白了,我、我们、所有的夜班编辑就是为了这个,为了告诉人们新近发生的真实事情!

  家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家信,是给家人的信。虽然平淡,却是真心。视报社为家,视总编室为家,这些自言自语就是我2006年写给家里的信。

  ( 作者为光明日报总编室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