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力量
唐旬 

  屈指算来,我和光明日报结缘已经32年,到考试杂志社工作也6年有余,多年来,是光明日报这块土壤抚育了我,使我从一个对新闻事业万分热爱的人,走到杂志社管理的岗位。30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诸多酸酸甜甜,无论怎样,回想起来,自己的每一个进步都和党组织的关心支持帮助分不开。2006年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来自报社领导苟天林同志对杂志社工作的肯定,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声鞭策的声音、每一个赞赏的目光,都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记得,天林同志主持光明日报工作不久,就到考试杂志社来看望大家,当他了解《考试》杂志的办刊理念和办刊宗旨后,手捧着一本《考试》杂志说,要把杂志办好,办出特色,每年全国都有那么多考生,要服务好。《考试》杂志很有前途!天林同志的话,给了杂志社同志们极大的鼓舞。

  我们更记得,2006年4月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光明报业集团的文化体制改革,天林同志亲自带队赴南方5家新闻单位考察,写成了《关于南方5家报业集团文化体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我社按照编委会的要求,对中央精神和调研报告进行了多次专门讨论。大家认为,党中央"以改革促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决定十分及时并切合实际,考试杂志社这回要抓住机遇,借乘东风,借鉴南方5家兄弟报业集团改革的经验,在编委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接着,大概是4月27日,编委会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务虚会,会议整整开了一天,发言的部主任很多,编委会领导都认真地听,还不时记着笔记,眼看到快下班时间了,附属单位还有几个同志没有发言。我参加会,主要想学习其他部门的经验,了解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本没想发言,又快到下班时分,就更别发言了。这时,只听天林同志说:"附属单位还有人没发言,'考试'说说。"随即,我介绍了考试杂志社贯彻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在人事管理方面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做法。我说:"外聘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已经全部上了社会保险,他们下岗找社会,患病有医保,退休有社会养老金,这些同志已经成为杂志社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有危机感,干不好就丢饭碗,他们有责任感,因为他们的命运和杂志社息息相关。"这时,天林同志插话说:"这样好! "

  我还汇报了考试杂志社在用人机制、管理等方面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实行绩效挂钩的做法;汇报了近几年与社会力量广泛合作,吸引投资,先后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华夏大地远程教育网、山西英语周报以及有经验的民营企业等合作办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盈,共同发展的思路和做法。五年前《考试》杂志只有一刊、56个页码,发行量不过几千册,发展到今天已经有面向中考、高考、自考、教研等面向不同学生和教师的7种期刊,不仅发行量明显增加,在教育界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杂志社还坚持开展多种经营,以主业推动辅业,靠辅业开拓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进一步增加。我的发言不算很长,会后,听说天林同志对我们的做法和经验给予过多次肯定和赞扬。

  一天,我到薛昌词同志办公室汇报工作,昌词同志对我说:"天林同志鼓励你们要积极努力,争取做强做大。"几天后,我见到天林同志,他说很想再看一下我的发言稿。我立即回办公室打印了一份送去。没想到两天后,赵德润副总编把我叫去,说天林同志在我的发言稿上批示,要求在报社社情动态上全文发表。在感动与感激之余,我把自己的想法向德润副总编汇报: 考试杂志只不过做了一点点改革,在人事管理方面报社物业管理部早有成熟的做法,在经营机制方面新京报有成功的经验,在为报业集团创造经济效益方面,文摘报、中华读书报、出版社等单位一直排在前面,我们离报社领导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呢。再说考试杂志这几年的进步和发展,也是杂志社全体同志团结努力的结果。杂志从1本增加到7本,编辑部的同志要多看很多稿件;发行部的同志要面对很多种期刊;会计结算要多分很多科目;与合作方的协调沟通,要多费很多精力、时间 ……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是谁都没有怨言,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维系着大家,那就是希望考试杂志壮大发展。

  领导的信任是一种力量,杂志社同志们的团结是一种力量,就是这种力量和光明日报良好的氛围,给考试杂志社的发展提供了运作和开拓的空间。

  (作者为考试杂志社主编)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