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非论坛"
何农 

  2006年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国际部领导要求我作为报社唯一的采访记者,参与报道这次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际多边外交活动。

  以前在法国担任常驻记者的几年里,也曾经多次采访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如八国首脑峰会、南北首脑峰会,以及欧盟的重要会议等。但在国内采访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报社没有给采访记者配可以上网的手提电脑,这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在上会之前的两个月内,因工作需要,一直在不停地出差,没有完整的时间整理材料、跟踪形势,所以我希望在采访开始之前,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下有关情况。也希望在会议采访开始之后,能够及时发稿。可是,国际部方主任嘱咐我,最好别用报社公用的手提电脑,因为上网很不方便。

  好在会议新闻中心提供的工作电脑足够多,也没什么人用;峰会期间北京交通管制,赶回报社写稿发稿也不困难,总算没耽误正事。

  在新闻中心注册、报名参加具体活动的采访时,又碰到了令人无奈的事。作为文字记者,我没被允许进入峰会主会场,只能进入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活动场所。

  但是任务还得完成啊。于是,新闻中心、展览开幕式、饭店大堂……凡是能见到外宾的地方,我就抓紧机会上前搭话,寻找写作灵感。无论是来采访的喀麦隆记者,还是与会的乍得高官;无论是第一次来中国的外交官,还是在中国多年的生意人……终于,按照领导的要求,写出了第一篇稿件。经编辑们生花妙笔, 11月2日,赶在峰会正式开幕之前,《13亿人与8亿人的对话 --写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之际》见报,并迅速被大会官方网站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待到第二天我再去新闻中心,为一件什么事情请求工作人员帮忙时,他们连连说,"光明日报?何农?知道知道。……"而来自国外的同行,也越来越多地把我作为他们的采访对象。

  虽然身在"主流媒体",但即使在国内采访这类正式活动时,也需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也需要"抢"新闻,需要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要想写出角度新、立意新的文章,也需要顽强和执着。从这点来说,与在国外采访毫无二致,某种意义上说,在国内的采访还多些难度。

  但是,为了实现编委会提出的本报"特色年、质量年、管理年"的目标,出现在公众和同行面前的光明日报记者,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作者为光明日报驻法国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