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摄影记者
李韵 

  我是个文字记者,却喜欢在新闻现场拍照。以往这些照片只是自己留作资料,总觉着新闻图片是摄影记者的事。但2006年,我是实实在在当上了"非专业摄影记者"。

  2006年元旦,中国文联去九江地震灾区慰问,我跟随采访,各种照片自然也没少拍。发稿时,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选了两张图片随稿件一起发回报社。没想到,第二天报纸上居然两张图片都用了。喜出望外,干劲大增。之后,每每采访中感觉可以出图片的场面,必然举起相机。领导和编辑们对我也很支持,一年中,我这个文字记者竟然也发了十几张新闻图片,甚至还有一张被评上了好稿。

  要说最过瘾的还是11月10日至14日的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我和本部门的付小悦与网络信息部的郑炜、崔珍妮分别搭档采访两个会议。由于记者名额有限,报社没有派摄影记者,我们4位女将在写"两代会"文字报道的同时还担负起了摄影记者的职责,向报纸和光明网提供图片。

  "两代会"上,无论全体大会还是小组讨论,会场上就像摄影器材大比拼,各种专业的"长枪短炮"扛着、端着、架着,再看看自己手里那巴掌大的数码相机,我们这些"非专业摄影记者",实在不好意思跟人家抢机位。

  但我也有我的优势。我是第二次参加文代会,能够预料到一些会场上可能出现的场面,于是提前找好角度、瞄准对象,情景一发生,按下快门即可。每每看到别的媒体记者在我的闪光灯熄灭之后才飞奔而来抢镜头,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嘿嘿,非专业也可以出奇制胜哟……"

  当然,这些优势也不是每次都能见效的,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这些"非专业摄影记者"就很吃亏了。11月14日,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新当选的文联主席孙家正和党组书记胡振民为秦怡、尚长荣、靳尚谊等数位德高望重的老文艺工作者颁发"名誉委员"证书。还没等两位领导走到老艺术家面前,摄影记者们就已成半圆形"堵截"在前面了,摄像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他们。我和郑炜原本都是这扇人墙的成员,可是两人几乎同时被挤了出来,面对铜墙铁壁般的后背,再想挤回去,连缝儿都没有。我又跑上主席台,想从远处拍,可相机镜头的变焦距离又不够。怎么办?眼看着几位知名艺术家都拿到证书了,情急之下,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鞋一脱站到了桌子上。快门一通猛按,总算抓到了几个镜头。等我重新站到地面上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我手里的小数码相机不屑地说:"你又不是摄影记者,凑什么热闹。""我……"此时才觉察自己的左肩痛得厉害,一定是刚才挤人墙时被某个摄影机撞的。

  "两代会"期间,让我最难忘的一组镜头是11月1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拍摄的。那天,温家宝总理为全体代表作经济形势报告。下午3点,温总理走上主席台,台下代表自发地起立鼓掌。落座后,他并没有直接介绍经济形势,而是先与代表们随意地聊起来。当他说到平时要求自己"用心做事、用心讲话、用心写文章"时, 从镜头里,我看到不少代表的脸上写着"赞赏",有两位还竖起了大拇指。温总理面带微笑,语速平稳,语气很真诚。他回忆了与几位文艺家的交往,并说: "与文学艺术家相处感到心情非常愉快。"他提到曾在与著名诗人李瑛聊天时说过:"我以认识范敬宜先生为荣。"这时,他扫视台下说:"不知李瑛先生今天在不在?"会场的前区北侧,一位老人站了起来,向温总理挥手示意。台上的温总理也举手致意,并微微欠了欠身。只可惜我的相机功能太弱,无法记录下这一刻他们的面部表情。"你们是我的老师,我是你们的朋友。"总理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的镜头里留下的是几双正在鼓掌的手。

  当总理的报告结束时,全体代表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举起双臂热烈鼓掌,镜头里竖起一大片"小树林"。

  如今,我拍的绝大多数新闻图片仍然只能作为资料保存在电脑中,但我仍然会乐此不疲地在新闻现场抓拍照片。要是哪天您在现场看到一个拿着小数码相机的女记者在狂拍,没准就是我这个"非专业摄影记者"……

  (作者为光明日报文艺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