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伟大祖国放歌
余海波 

  2006年12月31日,本报在第4版至第8版,以5个彩版的规模,分别从理论热点、文化记忆、科技印象、经济回眸、教育年轮五个方面,推出系列年终专版《2006·中国成长报告》,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中国成长的快乐。这是本报在年终报道方式、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崭新探索。

  系列专版见报以后,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读者和报社同仁的好评。当天上午,黑龙江记者站朱伟光同志给总编辑打电话,转达了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和自费订阅本报35年的老读者潘月平的意见。他们认为,今天的光明日报很精彩,很有保留价值。总编辑在当天上午的采前编前协调会上,对这一策划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是光明日报人齐心协力送给2006年的一个很好的礼物,也是迎接2007新年的一个很好的礼物。这是全社各部门在编委会领导下,团结合作的重要成果。"

  如何进行年终报道,是报人共同思考的课题。在征得总编辑的同意后,策划部提出了初步策划意见,12月27日的采前会上,大家对此议题进行了初步商议,计划从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一次系列报道,后来,总编辑又提出增加理论方面的总结报道。相关部门迅速进入了操作状态,摄影美术部霍然、田呢、郭红松也分别从版式、照片、图表、刊头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经济部主任刘志达亲自督战,他们从上千条信息中,精心筛选、编辑、提炼出经济新闻重大事件,全面、生动、详尽地记录了伟大祖国在2006年取得的辉煌业绩和各项重要政策、重大事件,短短的2000字囊括了一年的"经济中国"。为了突出版面效果,他们派人去新华社精心选购照片,志达同志还亲自参加拼版,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文艺部分工协作,在单三娅、宫苏艺两位副主任的主持下,一起动手收集资料,并与中国文联领导取得联系,对2007年中国文艺工作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展望。两位副主任分别参与拼版工作。编委李春林同志认真审读大样,并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突出了版面主题。

  科技部金振蓉、吕贤如两位副主任不仅带头写稿,还亲自参加拼版,她们两人分别采写了《科技情愫》和《倾听迈向科技强国的脚步声》两篇重点稿件,编辑张蕾同志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版面付印。副总编辑何东平对版面提出了重要意见。

  教育部责任到人,在郭扶庚同志的主持下,靳晓燕、刘茜等同志认真写稿、编稿,积极完成任务。特别是靳晓燕同志已经身怀六甲,仍然满怀感情地写了《温暖的冬季 希望在开花》的感言。副总编辑赵德润多次对教育部的稿件进行修改。

  理论部接手任务最晚,李向军同志从哈尔滨会场当天紧急赶回报社承担编辑任务。他们在研究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精心编排。天林总编辑、景瑞副总编辑认真审改稿件后,理论部冒着风雪,在30日清早将大样送到中宣部领导处审稿。为了换一张照片,理论部张雁、肖国忠等同志工作了两个多小时。

  紧张忙碌的身影活跃在报社上上下下。排版车间的娘子军们在蔺慨、陆晖的指挥下精心拼版,严格按操作流程办事,一丝不苟,毫无怨言。

  秘书长张小秋同志对印刷工作给予了充分支持,他一边提醒编辑部门的同志多为印刷环节留一点时间,一边紧急部署印刷出版各环节进行落实,在短短的30分钟内将重要的印刷工作安排完毕,为出色地完成此次重要报道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是本报2006年夏天新进的70型彩色轮转机首次在大报进行大规模印刷。

  2006年12月31日上午,采前会和编前会合二为一,一起召开。在听取了大家的评报意见后,总编辑发表了重要意见。他首先对这次策划报道的组织工作给予了肯定,指出这是在编委会领导下,策划、编采、美编、拼版、校对、印刷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是策划部、总编室、摄影美术部、印厂等部门齐心协力的结果,是报社实力增强的一次生动展示,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探索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总编辑说:"通过我们今天的报纸,告诉读者2006年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了辉煌成绩,彰显了2006年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取得了重要业绩。这是全报社联合行动、协同作战的结果。"

  策划部的同志为报社上上下下展示出的团结合作精神深深感动,为大家齐心协力打造精品的工作状态深深感动,从中深受鼓舞。我们深信,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在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下,策划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作者为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