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专家搭建平台
张炳升 

  过去的一年,忙碌中也有收获。除了编辑《人才》版外,还承担许多重要采访任务。其中,参加对"北戴河休假专家"和"上海高级专家研讨班"两次采访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从2001年开始,经中央批准,由中组部具体组织,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每年邀请各行业、各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技能人才代表及其家属,分四批到北戴河休假。以往,对休假专家的报道,只限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人才是光明日报报道的重点,也是本报的主要特色之一,这种采访机会非常难得,本报应该有一席之地。在部门和记者的多方努力争取下,2006年本报成为新增加的中央级新闻媒体。

  8月,党中央、国务院邀请的是农业科学家、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休假活动。对于这一重要报道任务,报社和国内部领导非常重视,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安排,要求规定动作力求圆满完成,自选动作尽可能出彩。于是,一个详尽的报道方案确立了--配发评论员文章、新闻版开设"人物访谈"专栏、开辟专版……

  在北京开往北戴河的专列上,曾有过无数采访经历的我也颇感压力:活动规格相当高,中央非常重视;本报第一次参加报道,对于整个行程安排等不熟悉;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完成采访任务,还不能影响专家们的休息,其难度可想而知。到了北戴河以后,参观、座谈、休息,专家们的时间安排得很满。对作息时间有硬性规定,不能打扰专家们,而我又分身乏术,只能抓紧,见缝插针。见到人民日报等其他媒体不仅派来文字记者,还有摄影记者,新华社在北戴河甚至还有新闻值班室,真是眼馋。

  所幸的是,这次重要报道完成得比想象的要好一些。在报社领导的关心,国内部、总编室各部门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版面安排十分及时、精当,收到了很好效果。要闻版上开辟"北戴河休假专家访谈"专栏,发表了石元春、卢良恕、谢华安等著名科学家的人物通讯和专访;发表有关北戴河休假活动的评论员文章;连续推出两期北戴河专版《农业科学家谈农业创新》;开辟"北戴河休假专家剪影专栏",生动的画面和诙谐的说明,具有较强可读性和感染力。其中,两篇报道被评为本报好稿。有关部门较为满意,认为本报的报道富特色、有创新。

  10月份,中组部又邀请本报记者参加在上海举办的 "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参加研究班的30位学员均为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许多人的年龄只有40岁左右。高级专家们的意见最终化为对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两次采访,给了我很多感想和体会。

  首先,光明日报在专家们心目中仍有重要位置。这些名专家们大都是国内著名科学家,有不少人是院士,他们本人不仅认可本报,也愿意接受采访,使得采访工作顺利进行。这些恐怕主要得益于光明日报长期形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在读者尤其在名专家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光明日报和专家们具有天然、亲密的关系。这是光明日报由来已久的传统。采访中,专家们不仅善解人意给予配合,也很热情。10多年前,记者曾采访过不少大学校长,他们对本报很有感情,对本报非常熟悉。今天,无处不在的网络,客观上形成了对纸质媒体的强烈冲击。一些年轻专家,尤其是一些年轻的院士们,都习惯于使用电脑。他们对本报的熟悉程度显然不如老科学家们。可是,这些年轻的科技精英,正在我国科技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假以时日,这些年轻的专家也会成长为名家、大家。所以,本报要特别关注这些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群体,对他们进行跟踪报道。为这些专家搭建平台,开辟阵地,也为他们造势。发表针对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宏论高见,进而扩大本报在知识界学术界理论界的影响力辐射力。

  第三,专家们对光明日报的发展较为关心。尽管新老专家们对本报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有些差异,可他们对本报的关心却是一致的,对本报的改革发展也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不少人谈到,新闻媒体的改革发展不要媚俗,不要盲目跟风。新闻主题严肃、版面编排大气以及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报道,什么时候都会受到读者的追捧。在人们需求更加多样化、报业市场更加细分化的今天,专家们希望光明日报能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自己的办报理念和特色,获得更快发展。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