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匡和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
现代化最早起源于西方。欧美率先以工业化推动现代化,强调“以资本为中心”,以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揭示了这一现象虽然为现代化的发展、为现代文明的开启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对工人阶级进行了残酷剥削与压迫,因此提出要在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之上,走出一条能够“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上,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没有对欧美的现代化模式亦步亦趋,而是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叠加发展实现现代化。从建党立誓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到新中国成立后全速奔跑在现代化的赛道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实现了从“现代化的迟到国”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创造性地跨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既推动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又摒弃了发展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困境与痛苦,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共同进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充分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充分发挥劳动、资本、科技以及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作用,并使现代化建设真正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现代文明建构方式取代“以资本为中心”的人类文明形态业已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表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无论在体量、程度、布局、路径和方式上都有异于西方现代化(即“新”之所在),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赶考路上,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砥砺前行,奋力再谱壮丽华章。
再谱壮丽华章,首先必须要有“主心骨”,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这个核心只能是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要永远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
其次,再谱壮丽华章,当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将造福人民作为目标,努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必须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同时,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在相互协调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三,再谱壮丽华章,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一般性的思想原则,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和新的举措,并用其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得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进。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四,再谱壮丽华章,必须同时造福世界。“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几百年的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但是,中国决不“输出”中国模式,更不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而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是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全体党员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政治定力,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谱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