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首页> 轮播图 > 正文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8-02 11:14

  作者:白辉、徐敏、陈岩、王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支撑了15%的耕地,养活了全国12.4%的人口,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年6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水、大气、土壤、生态要素,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明显。虽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黄河流域仍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黄河流域现状与幸福黄河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

  坚持三水统筹,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十三五”时期以来,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水环境改善态势并不稳固,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部分地区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瓶颈亟待突破。《规划》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污染治理、美丽河湖水生态保护,努力维护黄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一是源头节约利用,要求落实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二是优化配置,要求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优化、细化分水方案,制定干支流实施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动态监管。三是末端资源化利用,要求开展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一是抓住工业污染源治理重点,要求持续实施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排查整治进水浓度异常园区问题,推动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应收尽收、稳定达标排放。二是聚焦城镇生活源治理,要求着力提升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差别化精准提标,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实施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加快完成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达标改造。三是围绕农业农村污染源治理难点,要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指导试点,实施大中型农业灌区农田退水污染综合治理,推动畜牧大县建立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体系。紧扣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缺乏统筹规划、建而不用等现象,要求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等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把住入河排污口监管,要求开展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深入推进美丽河湖水生态保护,要求维护干支流重要水体水生态系统,分区分类实施保护修复;封育保护河源区水生态系统,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恢复受损河湖水生态系统,提升河湖水生态健康水平。

  针对饮用水、良好水体、污染水体、黑臭水体等不同水体保护治理目标,提出水体差异化保护治理要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以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不达标水源治理;梯次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水质良好水体要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严格岸线资源管控,维护自然生态岸线,维护良好水体水生态健康。重污染水体要逐一编制实施劣Ⅴ类水体消劣行动方案和不达标水体达标规划;全面开展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与综合整治,以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等人口聚集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拉条挂账、逐一销号”。

  坚持区域协作,着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为改善黄河流域空气质量,《规划》坚持加强区域协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努力实现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

  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方面,针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要求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黄河流域内城市)、汾渭平原、兰州—西宁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等为重点,分类推进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针对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要求高标准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针对区域联防联控,在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基础上,要求强化大气污染相互影响较大城市间应急联动。

  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方面,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要求严格落实涂料、油墨等产品VOCs含量管控要求,大力提升石化、化工等行业VOCs废气收集处理率及处理设施运行率,按标准要求完成加油站等的油气回收治理。针对散煤治理,要求扎实稳妥推进重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改造。针对移动源排放管控,要求加快淘汰老旧燃气车辆,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综合控制。

  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是要求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推进有条件的地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二是要求推动重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节能降碳。三是要求推进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协同增效,推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和空气质量“双达标”。四是要求推动典型区域和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试点,探索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自然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坚持管控修复,着力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

  黄河流域个别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部分地区、部分工业园区及重污染企业周边耕地、有色金属矿区及重点行业企业遗留地块土壤污染问题突出。《规划》坚持加强管控修复,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在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方面,一是加强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二是以“双源”为重点,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双源”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在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方面,要求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环境监管,实施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和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试验区建设。

  在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方面,要求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部门联动监管,有序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有效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逐步推动污染源整治,分区分类实施污染土壤安全利用。

  坚持休养生息,分区分类实施系统保护修复

  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态廊道,是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推进上中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在生态安全方面,聚焦黄河生态保护格局,提出构建以沿黄河生态带、水源涵养区、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重点河湖水污染防治区、河口生态保护区、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为框架的生态保护格局,要求按不同区域分类强化流域生态保护,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生态系统保护恢复方面,以重要生态系统、生态脆弱区为重点,继续推进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大对扎陵湖、鄂陵湖等河湖保护力度,筑牢三江源“中华水塔”;加大对甘南黄河、若尔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治理和修复力度,保护重要水源补给地;加强受损湿地修复,提升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因地制宜建设黄河绿色生态廊道。推广库布齐沙漠、八步沙林场等荒漠化治理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推进黄土高原风蚀和水蚀荒漠化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创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加强滩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筑牢下游滩区生态屏障。

  在生态保护监管方面,一是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开展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二是要求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突出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区域的自然保护地监督。三是要求建立“发现问题—核实会商—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的生态破坏问题监管机制。

  通过《规划》任务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由“持续明显向好”到“全面改善”转变,不断满足沿黄河人民群众追求碧水、蓝天、青山、净土的美好愿望,早日实现幸福黄河目标。

[ 责编:赵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 上海启动新城绿环水脉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02-28 10:00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02-27 11: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