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铁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22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以《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为题,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两大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中国智慧、体现大国担当的解决方案。以全球安全倡议守护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协商化解争端,和平解决危机,与“本国优先”政策相比,在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范围内仍硝烟未散的背景下倡导“和平优先、发展优先”,才能有效实践包容发展、普惠发展、韧性发展,尽快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二十国集团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联合国发布的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从危机到可持续发展——面向并超越203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路线图》中,第一个图表是自2010至2021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平均分,数据显示自2010至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世界的发展呈稳步上升的态势,而2019至2021则显示了世界进入横盘的发展停滞期。报告的第二个图表即是按照“二十国集团国家”及“非二十国集团国家”为分类标准,全面对照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度,及国家的政府承诺与贡献综合评价得分。这首先充分说明了二十国集团,虽然并不属于狭义上的具有常设机构的国际组织,但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中,已经扮演了愈发重要的作用,判断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与态势,二十国集团的指标已经成为风向标。其次,数据表明,二十国集团的所有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得分都在及格线以上,十五个国家70分以上,另有英法德三个国家在80分以上,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二十国集团国家在发展领域的关键引领作用。
二十国集团作为促进全球经济体合作的重要机制,中国在多边场合集中于普遍、关键、专业问题领域,把发展问题、复苏经济作为最优先的议程。习近平主席在第一阶段的讲话中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包容发展方面,强调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协商一致;在普惠发展方面,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为例,列举务实合作清单,无论是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还是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项目支持,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在韧性发展方面,中国明确提出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再次强调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避免世界经济分化和不平衡复苏,此外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议题的加入,也在结合与世界贸易组织合作、技术发展、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有效保障韧性。
中方在第一阶段发言中所提到的重点问题,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中得到了有效印证与强化。二十国集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逐步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仍应该以加强全球经济合作、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为主要目标。宣言中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表态发人深省,既兼顾了多数国家对于这场战争的谴责态度,也将因战争所带来的世界经济脆弱性加剧表示了严重关切,并再次强调“二十国集团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论坛”,但安全问题确实可以对全球经济带来显著的后果。这样的判断和表态符合中国对当前战争形势的判断,也表明了中国反复强调的四点主张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共同支持危机的和平解决、共同防止核风险、共同改善人道主义局势、共同减缓危机的外溢影响。努力寻找全球发展合作共识,避免对抗及冲突进一步升级,重启外交谈判仍是解决冲突与战争的唯一合理途径。此外,本次峰会提倡,继续通过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等支持非洲;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呼吁各国推进能源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打造有利、包容、开放、公平和非歧视的数字经济;通过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二十国集团拒绝腐败分子入境执法合作网络等加强国际合作……全面反映并回应了中方在二十国集团合作框架内的重大关切,也为下一阶段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次峰会还有一大亮点,在习近平主席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古特雷斯称,联合国高度赞赏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契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方面,中国所作努力无可比拟。联合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必须得到尊重。在和平与发展两大关键领域,联合国秘书长的发言切中要害,既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发展领域作为“关键参与者”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充分尊重中国在主权领土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共同复苏、强劲复苏”需坚持“和平优先、发展优先”,这既是对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祈盼,也为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做出积极贡献的成员国提供有力支撑及有效保障。
二十国集团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交流平台,中国在多边交流的基础上,在双边场合集中于个性、与双方利益攸关性最高的问题。二十国集团虽然是多边合作平台,但与双边外交的交叉效果不容小觑。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会晤谈台湾问题,与美、法总统会晤谈乌克兰问题,与南非总统会晤谈南南合作,与澳大利亚总理会晤谈亚太地区稳定,与韩国总统谈地区安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西班牙首相谈推动中欧合作,与阿根廷总统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双边会晤中既不回避现实矛盾,又着眼于未来合作,就双方所关切的问题真诚交换意见,在当下国际关系大变局的背景下尤为珍贵。在峰会结束之际,习近平主席专门与此次二十国峰会主办国印尼佐科总统进行会谈,指出中方愿同印尼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支持印尼当好明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地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中国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回应并支持域内大国的核心利益关切。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将继续视周边外交为对外关系首要,把区域重要组织东盟放在优先位置。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在全球治理迎来“亚洲时刻”的关键时期,在本年度东盟国家主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三场重要多边会议中,与地区内国家一道,为地区和全球治理作出亚洲贡献。
【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本硕贯通,中外联动,培养新时代亟需的复语复合型高层次国际组织人才》(项目号2021110009) ,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重大标志性项目《国际组织数据库建设》(项目号2022SYLZD05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