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首页> 学术争鸣 > 正文

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22-11-25 17:59

  作者:罗理章、李鸿旭(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党中央不仅立足国内的战略部署,更是放眼世界发展的态势,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眼光,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国内发展和世界发展深度融合。这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更彰显出对世界高度负责、胸怀天下的伟大政党形象。

  一、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内在困境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寻其根源可以追溯至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回望历史,大体上可以将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以及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在冷战时期,围绕战后世界秩序何以重建的问题,建立起以美苏两大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其主要特征为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竞争和霸权体系。伴随着冷战的终结,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瓦解,全球治理权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离散与转移,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正如当前世界格局所显现的“东升西降”的趋势,新兴国家的崛起日益冲击并加速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崩溃与消解。

  全球治理体系两个历史时段的分野,一方面显示两个历史分期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断裂,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两个阶段全球治理体系呈现出的一系列延续性特征。

  第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旧,全球治理体系仍然呈现出“中心—边缘”的治理结构。现如今,主权国家仍然是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践行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东升西降”昭示着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上地位有所抬升。然而旧有国际秩序与治理体系尚未终结,全球治理体系仍然由西方发达国家把持与主导。在全球治理的话语场域,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失声、失语、失踪的窘境。可见,“东升西降”的趋势并未根本破除“西强东弱”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依旧位居全球治理的中心,并将广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排挤至全球治理的边缘。

  第二,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国的竞争中难以有效发挥。联合国诞生于二战后,是诸多国家为了重建世界秩序而共同组建设立的机构,旨在保障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国际的共同发展。然而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当今时代,联合国并不能有效解决相当一部分国际争议问题。尤其在处置国际重大地缘争端问题时,各大国往往意见相左,难以达成一致,而联合国的决策和功能的发挥也常常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掣肘。

  第三,全球治理领域始终面临着诸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全球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做出系统性总结,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着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四大赤字”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各国所经历的安全威胁、信任危机和发展困境,表明了全球治理领域存在着共同的困难。面对全球治理的诸多内在困境和现实张力,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全球治理诸多问题的提出要求各国携手并进,共同直面挑战。

  二、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观念的更新是实践行动的先导,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有赖于认识上的转变。在应对全球治理的挑战时,中国呼吁人类保持团结,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替代西方的普世价值,确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治理的前提保障。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国际力量发生深刻对比,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平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基本保障,发展则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向往,是全球治理的实践目的。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前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全球治理要遵循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类生存生活朝着更美好的方向不断迈进。

  公平与正义是全球治理的价值遵循。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主权国家理当积极发挥参与国际事务的主体性作用,全球治理也要确保所有国家都具有同等的地位与权利。鉴于当前世界存在着严重的南北差距,各国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频发,许多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未能得到妥善处置。中国倡导以公平与正义作为全球治理的价值尺度,深化国与国之间的认同,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都应当共同参与到全球治理的事务中。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各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与发言权,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共促全球治理的平等有序。

  民主与自由是全球治理的目标归旨。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全球治理领域常以意识形态作为标准划分敌我阵营,并针锋相对,部分学者和政客更是极力鼓吹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严重影响世界秩序的安定稳定。中国主张抛弃成见,尽可能寻找各国价值的最大共通点,各种理论的最大契合处,致力于寻求国与国的最大公约数,扩大国与国间利益的最大汇合处。民主与自由是大部分国家共同信奉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中国强调以民主与自由的共同价值观搭建各国对话的桥梁,使世界各国能在相互承认、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全球治理。

  三、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要求重新审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确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倡以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契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国际关系和平有序。针对全球化时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新的样态表现,大卫·哈维提出“领土逻辑”与“资本逻辑”的概念,指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力政治和军事武力的手段,寻求不断对外扩张领土与掠夺资本的实质,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帝国主义行径。当今国际关系不平等,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现象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旧有不对称的全球政治权力结构所致。不平等的国际关系不仅威胁广大发展中国家中长期的发展,更会扰乱全球治理的稳定秩序。中国倡导各国摒弃一切冷战思维和扩张主义思想的沉疴痼疾,反对以零和博弈的心态处置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以平等公正的方式对待一切国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决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反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系国际关系和平有序。

  创新全球治理制度框架与行为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体系要想公平有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同样是各国人民的殷切期盼。第一,要变革治理机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诉求下,以联合国为主体,涵盖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治理组织的机构框架才得以确立。尽管当前这一全球治理框架显现出诸多弊病,却是人类对发展探索的关键一步。要变革全球治理机制,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对具体治理机制加以更新,满足时代所需。第二,要更新治理规范。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能有效得到落实和实施。各国应维护国家法治的权威,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国际社会要以各国共同的规范和共识参与全球治理,而不是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发号施令。

  四、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各国共同处于一个空间、一个地球,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命运相通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各国团结合作,共同构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国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的中国方案。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促进共同治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是各国共同的事务,应当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而不能由个别国家独断专行。要吸纳各国的意愿和诉求,共同商讨全球治理问题,尤其是广泛倾听各国的意愿和诉求,为各国合作交流搭建新的平台,为各国共同治理奠定基础;要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努力实现国家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的合作共赢;要坚守底线思维,坚信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全球治理的成果各国共同享有,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使各国拥有同等机会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同时尤其注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领域的重要地位,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拥有更多发声的机会。

  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全球治理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进行的积极探索和伟大实践,取得的成果卓有成效。中国支持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为国际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启发各国以经济为纽带,积极发展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仍处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促进各国发展与往来,推进全球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范本。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6月8日,夕阳余晖洒满安徽马鞍山的雨山湖,皮划艇队员正在湖面上刻苦训练
2023-06-09 10:01
2023年6月8日,笔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万仁新能源汽车厂,据徐大涌副总经理介绍:万仁汽车项目作为万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自2016年落地以来,不断创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推动了万山工业产业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产业转变。
2023-06-08 16:50
在北京密云古北口司马台长城附近,建有一处江南水乡风格的度假区,名为古北水镇。
2023-06-05 10:46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