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庆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深化的背景下,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其理论逻辑和发展路径又是什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应该从何处发力?这些问题亟待我们作出回答。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产业链包含了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是根据特定的产业经济关联或投入产出关系,客观产生的链网式关联结构;供应链是依据有形物质产品间的供需关系,建立的链条式关联形态。产业链供应链具有产业组织形态与空间组织形态的双重特征,其在空间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因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可以视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问题,可以考虑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等多重路径。
一般认为,产业链供应链主体的空间分布越集中,其受文化差异、运输与通信成本等不利因素影响就越小,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整体运作就越有效率,更容易形成区位优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形势下,我国过去依赖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充分等短板亟需弥补。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要素供给体系建设,坚持产业基础再造和市场体制优化并举,解决要素流通断点、堵点,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明确产业链“链长”主体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发挥科学技术在保障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基础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延长产业链供应链并非单一横向“延长”,而是指在完善分工和相关配套的前提下,兼顾横向与纵向的发散式延展,形成更加综合的蛛网式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产业延链增链应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来实现。从国内大循环来看,一方面,要推动优势产业链发散式延展,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协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要深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及相关资源要素高效整合,推动产业基于核心技术优势的业务拓展。着眼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而言,既要深化国际产业链开放合作,鼓励境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以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又要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吸引全球先进技术等资源要素,推动国内产业链提质增效,还要加强各国发展战略联通,最大程度消除非经济因素干扰,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本身是一种技术集群的载体,核心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链发展的动力。基于我国现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应持续引导传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一是重视产业基础研究。加强科技信息分类整合,健全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协同突破基础理论研究壁垒,引导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强技术应用转化。以数字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发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此外,还要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对接产业领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生产要素成本是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因素,产业链各环节根据区域要素比较优势进行空间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要素交易成本。推动新兴产业建链,有利于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一是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按照“壮大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思路,遴选培育一批根植本地、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引导发挥其牵引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头雁效应”。二是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全产业链间的业务协作与资源供给保障,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撑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衔接融合。三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为引领,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强区域间产业发展规划对接,打造分工有序、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