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传玲(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是对“两个结合”,特别是对“第二个结合”的推动和深化,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因此,把握马克思主义要注重其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维度,而理解其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维度就要把握“两个结合”,从历史的脉络和根基中以及空间维度来深入。龙江红色文化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由发生在龙江地区、地域的感人事迹、事件中提炼出的内在本质、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作为“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龙江红色文化也是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江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龙江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红色资源的整合,是龙江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共和国建设时期的战争实践、劳动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具体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黑龙江是中国最早传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阵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同凶恶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一战争实践中形成了可歌可泣的东北抗联精神。这一精神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了中国面临的侵略和安全危机问题。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开拓北大荒的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指引激励着东北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大庆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为了改变中国石油靠外国进口、摘掉“贫油国”帽子的实践中,大庆人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着篝火学两论”、运用矛盾论和实践论、奋勇拼搏不顾个人安危打出油井的自强不息精神。铁人精神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凝聚着工人阶级朴素情感的一面旗帜,激励着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因此,龙江红色文化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这一结合要求我们在当前的实践中对于龙江红色文化的弘扬不是简单的铭记和僵化的固守,而是要用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龙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新时代面临的实际的结合和转化,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一结合,使龙江红色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
龙江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内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主张“无私、和谐”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标,有着彼此契合之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一伟大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无畏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论、辩证法以及人民立场,有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爱国主义精神的激活和继承,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找到了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土壤和根基,因而互相成就。东北抗联精神中包含了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怕牺牲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北大荒精神包括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内涵。大庆精神中包含了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精神包括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内涵。这些精神融汇形成的龙江红色文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彼此契合中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具体形式之一。
龙江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对“四个自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形成的体系框架。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江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继续发挥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彰显出来的精神力量,推动现实的社会存在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有历史的承接性和穿透力,又要有现实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特有的文化标记和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领。龙江红色文化更应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历史的厚重感和其民族性,始终在“两个结合”的指导和引领下深入其精神实质的研究,使这种永恒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永不褪色,为推动新时代的实践发展提供重要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